曾經發生過韓國和日本受到霧霾天氣影響,這說明霧霾還可以漂洋過海,所以霧霾并非盆地的特產。我國大多數地方都存在霧霾,尤其是前幾年華北平原包括北京霧霾都比較嚴重,即使在四川盆地周邊開口子,也不一定能解決霧霾問題,在我的印象之中,成都大概在2010年后城市加快發展三環線路,括建。
1、成都何時出現的霧霾?
霧霾,是個新名詞。六、七十年代在四川的南充、廣元、綿陽、德陽特別是成都,有霧;一般在上午5~8點鐘街道都看遠,也晨練、散步(霧天出門膠鞋、露水打濕鞋,沒霧穿布鞋),記得清楚,霧天,樹技上,草坪上就有露水,還有:霧是飄移的,一會兒濃一會兒淡,天空上通透;現在有時讓你幾天、看不透天空,既沒云,還沒雨,無太陽,無月亮!這些地方,一到春天4~5月,秋冬10~11月,有受到西北方向沙塵暴的引響,分別2~3天的沙塵;被稱為下黃沙。
2、成都霧霾太重了,能不能在成都周邊山開口子引進風力,改善空氣?
這個建議出發點是好的,但想法不一定可行,因為霧霾主要由空氣污染造成的,與地貌沒有直接關系,所以即使在四川盆地周邊開口子,也不一定能解決霧霾問題。我國大多數地方都存在霧霾,尤其是前幾年華北平原包括北京霧霾都比較嚴重,按普通人理解華北平原直連大海,空氣流動性強,霧霾不容易產生,但事實并非如此。長三角冬天空氣狀況也不太理想,上海一樣有霧霾,人家可是在海邊;蘇州也有霧霾,人家離海邊并不遠,中間沒有山脈阻隔,
曾經發生過韓國和日本受到霧霾天氣影響,這說明霧霾還可以漂洋過海,所以霧霾并非盆地的特產。霧霾是人類生產生活活動造成的:首先是工業廢氣排放,北京召開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前,一度關停了大量華北平原的工業企業,結果會議期間北京一片藍天,其次是建筑揚塵,由于我國正在進行大規模建設,建筑工地非常多,尤其是城市地區,基本上都是腳手架林立,這也會造成霧霾。
再次是汽車尾氣,我國已經有幾億輛汽車,每天都在川流不息,這個積少成多,對空氣也是影響很大的,為什么我們經??吹綒W美國家天空藍藍的,很少有霧霾呢?首先歐美國家已經去工業化了,剩下的工廠不多,并且嚴格執行環保標準所以整體上對空氣影響較小。其次歐美國家高度城市化了,已經沒有多少工地,一些城市甚至基本停止了建設,自然對空氣影響不大,
3、成都從什么時候變成了霧霾城市?
成都從什么時候變成了霧霾城市。2010年前成都空氣質量好,冬季也是蘭天白云,在我的印象之中,成都大概在2010年后城市加快發展三環線路,括建,加上房地產開發商如火如茶的建房子,一到國慶節后。城市霧霾來臨,加上私家汽車不斷增加,尾氣排放量增強,每年到了冬季少雨,少風三環內的建筑遮擋空氣很難散發出去,造成有毒有害氣體難于散發出去,就形成霧霾天氣,能見度降低,出門一看灰蒙蒙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