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高新區和惠濟區成為最佳分地大戶也是必然。尤其是惠濟區和高新區來目前高新區的教育配套可以說在鄭州所有轄區都不弱,甚至很多朋友譽稱高新區的教育配套僅次于金水區;惠濟區雖然有些偏遠,但是這幾的交通配套和商業建設也不錯,從目前鄭州所轄區域來看,無疑高新區和惠濟區的剩余土地是最多的第一、鄭州傳統主城區三環內可出售土地已經絕跡,城中村改造也已經基本完成。
1、鄭州惠濟區和高新區上演爭奪戰,誰能更勝一籌,你怎么看?
據2015河南省人口抽樣調查顯示,河南省2015年年末總人口為10722萬人,常住人口9480萬人。而2015年據全國統計數據顯示,河南省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教育程度人口為639萬人;具有高中(含中專)教育程度人口為1394萬人;具有初中教育程度人口為3806萬人;具有小學教育程度人口為2351萬人,
高等教育人才相對較少,也是河南平均工資墊底的原因之一。而作為河南省會的鄭州,人口已達到972.4萬人,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39元,明顯高于18443元的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近幾年,鄭州航空港區、河南自貿區、“一帶一路”等戰略政策先后獲得批復與建設,吸引了大批企業前來入駐投資,為更多人才提供了就業崗位,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就業的壓力。
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中國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陸銘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二線要真正吸引高校畢業生,必須有具有競爭優勢和比較優勢的產業,人才,是塑造城市核心競爭力最根本的因素。鄭州作為“新一線”城市、“國家中心城市”,競爭優勢也更加明顯,根據調研報告顯示,2017應屆畢業生簽約“新一線”城市比例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持平,而希望在“新一線”城市就業的比例高達37.5%,高于一線城市的29.9%。
從流入數據來看,一些“新一線”城市更是不遜一線,盡管相對于一線城市,鄭州薪資待遇水平還比較落后,但是從發展的眼光看,鄭州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成長。曾問過許多人,為什么畢業要留在鄭州,有些人留下來的原因是離家近,有些人留下來是因為去一線城市競爭優勢不大,也有的人因為看到了鄭州近幾年的變化,看到了發展前景,不論是因為哪種原因留在鄭州,都需要給她一些時間,這些年她所背負的已經夠多了,而她在發展的路上卻一刻也沒有停息。
2、鄭州南四環和南龍湖區域,住宅到底該怎么選?
鄭州南四環那一片,離主城區稍遠著點,挨著南龍湖這一片多少公里內,真不咋滴,我感覺跟龍湖鎮沒有啥區別的,還沒有龍湖鎮發展的好呢,這一大片內,要發展起來的話,估計還得要十年呢,就像現在熱賣的樓盤,碧桂園時代城,康橋未來公園,這兩個樓盤,周邊什么都沒有,有啥好的呢?特別是康橋未來公園,前面是快速路高架,后面是高鐵高架,旁邊是棚戶區。
相反,你從紫荊山南路進入龍湖鎮,現在的龍湖鎮雖然跟鄭州那些主城區里沒法比,畢竟是個鎮級行政區域。但是跟我們老家的小縣城相比,絕對的比他們高幾個檔次啦,這里大小的購物中心也是非常不少。基本上都是10多分鐘的路程,醫療方面,醫療水平對于平時的小病小痛的也是可以的!教育方面。目前的幼兒園小學也是可以滿足,稍微欠缺的就是初中和高中啦,
3、鄭州今年計劃供地超半數為住宅用地,高新區和惠濟區成“分地大戶”,你怎么看?
感謝邀請回答這個問題,根據6月25號鄭州公布的《鄭州市2019年度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顯示,今年鄭州市市本級計劃供應國有建設用地總規模為2922.37公頃(43836畝),較去年33281畝的總規模增加近1萬畝。其中,住宅用地23137畝,占總規模的52.8%,而從區域分布看,鄭州市的高新區和惠濟區分羹最多,
借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從目前鄭州所轄區域來看,無疑高新區和惠濟區的剩余土地是最多的第一、鄭州傳統主城區三環內可出售土地已經絕跡,城中村改造也已經基本完成,2010年之后,鄭州開始大肆進行城中村改造,在2015年左右鄭州三環內的城中村已經基本上改造完畢;目前來看鄭州四環內的城中村也基本上拆遷安置完畢,鄭州剩余可供應土地,基本都在四環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