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自己掙的工資多少,以前工資低給的時候給的自然就少些,現在工資還算高些,負擔也少些了,父母在農村,沒有退休金,自然每月給父母花的相對多些,比如每月電費固定的100元給父母交,買藥,不在話下,我的醫保卡這么多年,幾乎都給父母買藥用了,幾千到上萬的已經不在話下,每周開車回家至少一次到兩次,父母在農村,每次買蔬菜肉類的錢基本都在一百元左右,每月就得幾百元不等,再就是過年以前1000元,現在2000元,過端午節,中秋節,再就是父母過生日,每年母親節,父親節基本都是500元。
1、你每月會給父母錢嗎?
說實話,我結婚十多年了,還沒有給過父母錢。住父母的房子,父母還給每天做飯,水電暖也是父母繳納,就是近兩年,自己買了房子,把父母從老家接了過來,水電暖才變成我們夫妻倆繳納。房子是貸款買的,每月要還不菲的銀行貸款,父母從他們微薄的退休金拿出一部分補貼我們,所以,我們目前來說,還屬于準啃老族。其實,每個家庭都有本難念的經,我有兩個孩子,孩子上私立學校,學費挺好,為了在城市站穩腳跟,我們兩口子有貸款買了第二套房,生活確實拮據,父母的補貼,當成了想當然,
2、人說養兒防老,大家每月給了父母多少錢養老?父母還滿意嗎?
對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第一,兒女給父母養老錢既是義務也是一種孝心,不論多少,父母都會滿意的。因為父母看重的正是兒女的這一份孝心,二是父母很體諒兒女的。現在是父母與兒女分住的比較多,合住的,吃飯只多一份碗筷,兒女經濟壓力輕一點,分住的相對增加了經濟壓力,但做父母的對兒女的愛是無限無私的,兒女有困難的,每月少給了,不會說這個月錢怎么少了。
即使兒女無法給錢,但經常能看望看望,父母能體諒兒女,心里也是滿意的,三是父母多自有存錢。象我們這里,即使農村的,自己手頭總有有吃有用的錢,自己夠用了,就不會想或少想兒女給養老錢,而兒女給他們精神上的慰籍很看重,只要不厭煩父母的嘮叨,不在父母面前發脾氣,不使父母生氣,能想父母所想,急父母所急,時刻關注,關心父母,有時間能多看望陪陪,做父母的就心安理得,內心很滿足了,
3、已結婚,每月給爸媽多少錢合適?
根據自己掙的工資多少,以前工資低給的時候給的自然就少些,現在工資還算高些,負擔也少些了,父母在農村,沒有退休金,自然每月給父母花的相對多些,比如每月電費固定的100元給父母交,買藥,不在話下,我的醫保卡這么多年,幾乎都給父母買藥用了,幾千到上萬的已經不在話下,每周開車回家至少一次到兩次,父母在農村,每次買蔬菜肉類的錢基本都在一百元左右,每月就得幾百元不等,再就是過年以前1000元,現在2000元,過端午節,中秋節,再就是父母過生日,每年母親節,父親節基本都是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