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答題,昨天的端午節過的很開心。言歸主題,我就談談一個人是如何過端午節的,轉眼又迎來了五月初五一一一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傳統四大節日之一,自背井離鄉再歸來,再也沒有看到(也沒有感覺到)小時候過端午節日的喜慶氛圍,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關于端午節的由來,據史料記載和民間流傳,說法眾多不一。
1、你是怎么過端午節的?
謝謝邀請,題主您好。仁妙1與您交流,我來答題,昨天的端午節過的很開心。因為我們全家頭一次在南方過節,都非常的快樂,昨天下了一天的雨,也沒有擋住人們的腳步。看著人們三三兩兩的人們打著雨傘出行,看著人們臉上掛著喜悅感,我也心里非常開心。做為一個家庭主婦,最高興的是過節團聚,受累辛苦我不怕,就看著家人和氣我十分高興。
2、端午節你們家鄉都是怎么過的?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關于端午節的由來,據史料記載和民間流傳,說法眾多不一,有記載端午節為紀念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又傳為紀念春秋未期愛國將領伍子胥,更有甚者將節日由來與神話傳說相結合,混淆是非,本人更傾向于第一種答案。故鄉位于鄂東南,長江流域,魚米之鄉,家門前有一處湖泊,名“策湖”。策湖屬古長江故道,與黃石西塞山隔江相望,
策湖面積近兩萬畝,水深數米,相傳三國時期東吳大將孫策在此練兵而得名。記憶里的小時候,家鄉有民謠:“五月五,到策湖,看龍舟,過端午”,家鄉端午節除賽龍舟,還有家家戶戶大門上插艾葉、煮雞蛋、包粽子等習俗。時代在進步,家鄉一些傳統的節日文化正在慢慢改變和消失,或是已經刪繁就簡,自背井離鄉再歸來,再也沒有看到(也沒有感覺到)小時候過端午節日的喜慶氛圍。
3、一個人在異鄉打算端午節怎么過?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道出了國人內心苦苦的戀家情結,落葉歸根也是深深根植在國人基因中永遠無法抹去的情節,從《流浪地球》就能清晰的感受的到。可能大部分人都跟我一樣,從上大學開始就一直背井離鄉,除了春節,其它的傳統節日都在異鄉度過,一個人的孤獨,兩個人的相濡以沫,一群人的狂歡,晚上夜靜之后就會接到媽媽的電話,電話那頭傳來熟悉的聲音,最常聽到的就是‘今天過節有沒有給自己買點好吃的’。
這幾年因為組建了自己家庭的緣故,逢年過節就要到丈母娘家探訪,所以雖遠離家鄉都要回到老家(因為老婆家也是老家的),這也讓我重拾到闊別多年在家過節日的感覺,言歸主題,我就談談一個人是如何過端午節的。本人性格偏內向,平時也很少與朋友在館子里觥籌交錯,推杯換盞,大部分都是一個人悄無聲息的獨處,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也沒讀多少圣賢之書,
平時稍好,但是一到節日,內心中戀家的情結就會呼之欲出,云淡風輕,隨遇而安的心境也漸漸剝離,因為這個節日承載了我們太多的記憶,有美好的神話傳說,有動人心弦的感人故事,有年少時到過節才能吃到美食的難忘回憶。節日前,我會搜索下自己所在的城市有沒有慶端午的活動,比如賽龍舟等,做好充分的前期調查,節日當天,我一大早就會去菜市場買幾顆艾葉放在房間里,或插在窗臺上,我對艾葉的特殊香味有一種自我的迷戀。
白天就會根據之前的調查作出相應的計劃,如果有活動就會去湊個熱鬧,打份醬油;如果沒有就會找座不高不低的山岳,登高望遠暢心扉;或者到古鎮一游,因為一般古鎮為了吸引旅客都會有很多活動。興盡晚回舟,晚上做幾個自己喜歡的菜,買上兩個甜棗餡的粽子,飯菜備好就放上音樂,在裊裊的樂聲中吃完一個人的晚餐。飯畢收拾妥當就會給家里打個電話,或者在收拾的過程中就會接到來自媽媽的電話,
4、每逢佳節倍思親,今年端午節大家都是怎么過的呢?
感謝之邀。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又迎來了五月初五一一一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傳統四大節日之一,承載著濃厚的中華文華,又稱端陽節,重五,端五節,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也是為紀念戰國時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投汨羅江,而設立的民間紀念節日之一,今年的端午節,這里似乎比以往熱鬧了許多,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們,川流不息的車輛,給這座小城帶來了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