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代表楚國是肯定的,其他地方都是被楚國征服過來的,江蘇是吳國,浙江是越國,湖南等省份是百越國。武昌是近代湖北的政治文化中心,武漢是漢口、漢陽、武昌三鎮合并后現代湖北的政治文化中心,湖北位于長江中游地區,是地勢第一階梯到第二階梯的過渡之初,湖北省的西部和北部都是山區,條件較差,只有以武漢為中心的江漢平原地理條件比較優越。
1、湖北是一個怎樣的省份?
湖北?是一個大熔爐的省份。一群人自稱老鄉卻說普通話,基本就是湖北人,襄陽地區講河南話,十堰地區講陜西話,恩施地區講四川話,荊州地區講湖南話,黃石地區講江西話,黃岡地區甚至就有英山縣來自安徽,基本安徽話。湖北有代表性的方言也就是武漢話、黃岡話,湖北教育很發達,武漢的大學數量應該說僅次于北京、上海,與南京相比毫不遜色,力壓西安、成都、杭州、廣州等地。
但湖北的大學生卻留不住,涌向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等發達地區,湖北的教育名揚全國,問題是湖北優秀師資從大學老師到中學老師都在外流。湖北四季分明,既是千湖之省也是長江與漢水灌溉之地,農業發達,湖北工業經過晚清民國以來的發展,僅次于幾個發達省份,武漢鋼鐵公司、光谷,也是赫赫有名。湖北的發展有些郁悶,那就是武漢市越來越大越來越發達,省內“高處不勝寒”,沒有可堪匹配的其他城市,
2、湖北是古代的楚國嗎?為什么有些外省的人認為楚不單單是湖北呢?
湖北代表楚國是肯定的,其他地方都是被楚國征服過來的,江蘇是吳國,浙江是越國,湖南等省份是百越國。楚國的發源地,政治文化中心,大本營就是以湖北為中心,楚國歷史上很多次遷都,但是基本上都城都在湖北,后來被秦國打得步步緊逼才往安徽外省遷徙。楚國最強盛時期都城都是在湖北,像湖南是百越里面的揚越國,后來被楚國征服后成為楚國的一個郡,因為那地方貧瘠所以成為了楚國關押犯人,發配之地,屈原就被關押在湖南過,湖南跟湖北關系就相當于澳大利亞和大不列顛日不落帝國的關系一樣,楚人的祖先來自河南中原,這也是事實,不過在河南的時候還沒有發展出楚文明。
楚是什么意思?是荊條的意思,為什么叫荊楚大地,因為楚地荊條很多,湖北周邊省份有荊這個字眼的地方嗎?還有像楚國的貴族屈家,項家,景家等都是在湖北,后來才走出去,項羽不是湖北人,他項家祖上就不是嗎?有些地方的人就是來自于百越(百越指的是中原人對于南方沒有文明的野蠻人的統稱),嫌百越不屬于華夏文明,硬要成為對他們征服的國家楚國的繼承者。
3、湖北的省會一直都是武漢嗎?你認為武漢是一座怎樣的城市?
安徽、河北以及河南都是曾經更換過省會的省份,省會的變遷,一方面是新省會交通地位的上升帶來的影響,一方面也是政策的變化帶來的影響。河北原來的省會是保定,從1669年開始,保定一直是清代直隸總督的駐地,也就是省會所在地,民國時期,雖然軍閥混戰,但是保定依舊是河北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新中國建立后,河北省的省會幾度變遷,先是保定,后又遷到天津,隨后又遷回保定,最后于1968年,正式遷往石家莊,保定結束了近300年的省會歷史。
河北保定失去省會之后的保定,應該說發展多少還是受了很大的影響,雖然靠近京津地區,但是并沒有因此就享受到京、津地區的繁榮,GDP總量在河北處于中等水平,而增速則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保定為何失去省會的地位?在很多外人看來,石家莊是一個火車拉來的城市,也是一個火車拉來的省會,誠然,石家莊能夠在近代迅速發展起來,確實和鐵路交通的發展有很大的關系,但是必須也要看到的是,保定在近代歷史上,鐵路修建并不落后于石家莊,保定的交通也是非常不錯的。
所以要說石家莊為什么興起,當然與交通有關,但是要說為什么能取代保定成為省會,單純用交通來解釋,就不那么合理了,相對于其他的省份,河北省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省份。由于地處京、津地區,河北省的行政區域相對分散,似乎省會放在任何一個位置,都難以輻射全省,保定、唐山、張家口、承德城市環繞著京津地區,如果設置省會,那么其他的地區顯然是偏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