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買一輛永久牌自行車多少錢。六七十年代的一輛飛鴿牌自行車,相當于現在多少錢,六七十年代我們當地農民沒人有錢買得起一輛飛鴿牌自行車,我們男勞動力掙10分工分勞動日才0.12元,一個月滿勤也才3.60元,一年十二個月才43.20元,聽說我當地當時的飛鴿牌自行車賣200元,不吃不渴也要接近五年時間才能買一部飛鴿牌自行車,當時買自行車要憑票供應,農民哪里來的票。
1、上世紀80年代,買一輛永久牌自行車多少錢?放到現在值多少錢?
上世紀80年代,買一輛永久牌自行車多少錢?放到現在值多少錢?那個時候的永久牌自行車不是你想買就能買的到的。那個時候剛參加工作不久,作為年輕人都想活得瀟灑,而當時的永久牌單車就是人人羨慕的東西,我記得八四年當地供銷社舉行一次摸獎活動,頭獎就是永久牌單車。我們四十多個年輕小伙子都沖著那部單車去摸獎,結果只有一個人中了一床單,最后單車被內部人員摸走,
其實,當時永久牌單車價格是三百多,嘉陵摩托車七百八十塊錢(當時買油難),我后來只好買了輛松鶴牌單車一百八十幾塊錢,而當時的工資是六十五元一個月,有的單位只三十幾、四十幾一個月。永久牌單車當時三百多塊錢一輛,按我當時工資要五個月,那么,放到現在值多少錢呢?按我當時的工資放到現在,不會低于五千,那么,最少值二萬五千塊錢。
2、六七十年代的一輛飛鴿自行車,相當于現在多少錢?
六七十年代的一輛飛鴿牌自行車,相當于現在多少錢?六七十年代我們當地農民沒人有錢買得起一輛飛鴿牌自行車,我們男勞動力掙10分工分勞動日才0.12元,一個月滿勤也才3.60元,一年十二個月才43.20元,聽說我當地當時的飛鴿牌自行車賣200元,不吃不渴也要接近五年時間才能買一部飛鴿牌自行車,當時買自行車要憑票供應,農民哪里來的票?農民當時一無錢買,二無票買,農民當時根本就沒有資格買!按六七十年代200元要農民接近五年才能買得起,按現在農民進城務工最低2000元計算,一年24000元,五年能掙120000元,六七年代一輛飛鴿牌自行車相當于現在120000元,可現在買摩托車也要買12輛,買普通的小轎車也要買一輛啰!六七十年代不是物價低,而是工資、工價太低、太低!!,
3、青島為什么沒有共享單車?
不是沒有,而是和大多城市一樣,共享單車公司都撤退了。最早進入青島的是ofo和酷騎,但是這兩個品牌都出現了重大BUG,比如車胎需要打氣,沒有GPS定位,鎖住之后不撥亂密碼還能打開這讓最早幾個批次投放的共享單車被大規模免費使用或者棄用,之后摩拜的高押金讓更好騎更安全的車輛搶占島城共享單車市場,此時的酷騎已經瀕臨倒閉,ofo垂死掙扎。
于是摩拜順利完成全覆蓋,2017年剛剛投放時,大家用車還是比較規矩的,2018年就開始大量出現上私鎖的情況,導致公共資源被據為己有,而后更是被大量的騎到封閉式小區甚至單元里。這讓有定位的車子都難以被公司回收檢修,于是車輛越來越少,舊車、壞車越來越多。再然后摩拜漲價,十幾塊的季卡也沒了,變成30一個月60一季,汽車成本大增,之后騎車的人就大幅減小,
再后來ofo等公司出現了無法退押金或者需要排隊的情況,摩拜也出現了用戶大規模退押金的情況。某寶之后搞的小藍車情況也類似,而且出現更晚,投放量更小,還沒等普及就趕上共享單車公司倒閉潮,加之此時大家對于共享單車已經心有余悸,所以也只能告別市場,另外一個因素,青島是著名旅游城市、外來務工人口大市,共享單車投放的主要區域就是市南市北,而這兩個區域全年有幾百萬流動人口。
有些游客騎完車直接把車丟在景區,要知道這些地方連個煙頭都看不到,那么到處都是自行車的結果就是會被城管收走,于是共享單車公司經常被約談,而且要定期繳納罰款才能取回被沒收的車輛,這大大增加了共享單車的投放成本。最后這些公司終于因為長期入不敷出而紛紛撤離,這種情況不只是在青島,在全國所有城市都類似,目前依然有定點投放共享單車的城市已經不超過10個,其他都是公司撤離時的漏網之魚,有個幾百輛殘存,也已面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