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你的工資在深圳超過了很多人,但是1萬塊錢一個月在深圳真的不算什么,你要是單身還好,找個2000多的房子住,可以過得比較愜意。在深圳,稅后月薪1萬塊,至少超過50%的人了,因為深圳現在平均工資才9000多(稅前),一個領導的收入,是幾十個員工的工資。
1、深圳月薪過萬的人有多少?
一說起深圳,大家都知道是高薪城市,似乎萬元月薪在這里就是再普通不過的水平。的確,深圳的薪資待遇在全國是一流水準,月薪萬元的占比居全國前三,但是這座萬元月薪滿大街都是的城市,到手月薪不足六千元的占比近七成,而之所以高薪族多,是因為深圳高端企業多、高端人才多,所以形成了收入差距巨大的現狀。比如普通城市月薪三四千的最常見,萬元的也不少,但比例大約只有100:1,月薪3萬以上的2000:1都不到,
而深圳雖然月薪不足六千的近70%,可萬元級別的高達到近20%,月薪3萬以上的占比高達2%,這這意味萬元月薪的比例是普通城市的20倍,3萬月薪的占比是普通城市的400倍都不止。于是就出現了斷崖式薪資差別的情況,就是說四五千的是基層,一萬的也是基層,一萬的都不相信我這薪資都基層了,怎么還會有這么多四五千的?那當然就是行業不同所導致的,就像軟件行業基層怎么可能和文案基層一個待遇?不論服不服,多個統計機構的統計結果也都是如此,月薪萬元占比2成已經是往多了說,別把高薪城市的現狀當成神話,更不要總拿“我身邊都XXX月薪”,每個人的朋友圈不同,你月薪一萬多,朋友圈和同事大多也都這個水平,這是由你所處行業和所在環境所決定的,
2、工資一萬的人多么?
“現在工資月薪過萬的人,大街上一抓一大把!”這是很多專家的話。但是,實際上呢?工資月薪8000,就已經超過80%以上的工薪階層,工資月入1萬,就可以超過95%以上的工薪階層。在七八線小縣城,月薪1萬絕對屬于高薪階層,在三四線城市,月薪一萬,百里挑一。在一二線城市,月薪一萬也絕對在平均工資以上,來自于我國財政部和稅務局的統計2021年,我國人均年收入才3.2萬。
就是說,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群,年收入低于3.2萬,平均到每個月,也就是低于2700塊錢。而根據稅務局的統計,2021年我國納稅人群大約在5000萬人左右,占比社會總人口的3.6%左右,個稅的起征點是月薪5000塊錢,即使算上各種附加扣除,平均下來也不會超過月薪8000的起征點。也就是說,月薪一萬的人群比例,絕對在3.6%以下,
為什么很多人會覺得,月薪一萬的人,到處都是呢?1.社會媒體的誤導現在的很多新聞媒體,喜歡報告那些“年輕有為”的事情。“年紀輕輕,就成為某家上市公司總裁,身家過億!”“年紀輕輕,創業成功,存款幾百萬!”“剛畢業就進去某世界五百強企業,月薪十萬!”這種新聞看多了,就很容易把人帶偏,讓人以為,這社會上到處都是有錢人。
隨便一個工作,都是月薪一萬起步,而實際上,那些“年輕有為”、“高收入”的例子,都是不具有代表性的。普通的工薪階層,月薪三五千才是常態,2.2.平均工資的誤導前一陣子的時候,有個客戶問我,在銀行上班工資很高吧?她說看新聞上,銀行員工平均工資年薪幾十萬!領導年薪一兩百萬,員工年薪只有幾萬塊錢。這平均下來,是年薪幾十萬沒毛病,
但是,一個領導的收入,是幾十個員工的工資。很多人都被這個“平均工資誤導了”,一提到某個行業,平均年薪三五十萬,而你真的踏足這個行業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一個月拿三五千工資的人,才是占了大多數。能達到月薪一萬以上的工作,在我國并不多見什么樣的工作,可以月薪一萬以上?it高薪產業可以,程序員也可以,企業單位的領導也可以,
但是大家想過沒有,這些人的占比能有多少呢?那些在城市打工的農民工,在工廠做流水線的工人,在商場做導購的服務員、收銀員,以及保安。這些人,才是社會的主體,而這類工作月薪能有多少?少的可能就一兩千起步,多的也不會超過七八千,如果說這個社會有“三百六十五行”,那肯定至少三百六十行,都屬于低收入的群體,收入都在月薪一萬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