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有養幾十個的,也有養上百個的,還有特別小的孩子出于好奇心,硬是拉著大人來要蠶,你就得給十個八個讓養起。蠶的一生經歷四個變化階段,約一月多的時間就又產出了新卵籽,蠶的一生也就隨之結束了,那時小孩子們都喜愛養蠶,常常比賽誰的蠶多,誰的蠶長的快。
1、河南地區哪里有專業的養蠶廠?
謝謝!河南省養蠶的地方不少,九十年代河南社旗大面積種胡桑家家都必須養蠶,后來沒有好的收獲,大家都不養了。現在只有各地山區僅僅有零散小戶在養蠶,不成規莫,河南的信陽地區養蠶人較多,你可以網上查找。養蠶是古代皇帝關心的大事,現代的化纖和棉花的出現,養蠶業也就越來越少了,有朋友每年養了一點,三年時間可以做個正宗的蠶絲被。
2、你吃過桑樹結的桑葚嗎?你用桑葉喂過蠶嗎?
看見了賣“桑葚”,想起了兒時養桑蠶吃“桑葚”的趣事,~~~~~~~~~~~~~人們都知曉,新疆的冬季氣溫比內地冷的多,而且冷季的時長又比內多兩三個月,當內地春暖花開的時候,這里還白雪皚皚,寒風刺骨。有一現象弄不明白,今天閑轉散步時猛然間發現路邊有幾個維族人買黑明光光熟透的“桑葚”,似乎驚呆了,但一細瞅,是新鮮的,是新疆當地產的。
真是奇怪了!不可思議!因為這里的氣溫還沒升起來,內地的桑葚還未結出來里,“桑葚”,家鄉民間都叫“桑芯”,採摘季節在收小麥時節(農歷四五月份),成熟后呈黑色,味道極甜,傳說營養價值很高。今天一說起“桑芯”,又勾起了兒時上樹摘吃“桑芯”和摘桑葉養蠶的趣事,我們家后院里有兩棵大桑樹,是解放前爺爺栽的。一棵每年結滿“桑芯”,那繁多的果實把枝條壓的全呈下垂狀,一棵從未結過“桑芯”,人們都說這是“公桑樹”,
每年春天桑樹快發芽時,孩童時的我就把“蠶籽”裝在上衣貼身的口袋里,民間叫“暖蠶”,大約經過十多天以后,用人的體溫就把小蠶孵出來了,剛從卵殼里出來的幼蠶象小螞蟻一樣,于是小心翼翼的用毛筆尖刷到小盒子,再到桑樹上摘些桑芽撕成小片放到盒子里,小蠶就開始吃起來了。那時小孩子們都喜愛養蠶,常常比賽誰的蠶多,誰的蠶長的快,
一般有養幾十個的,也有養上百個的,還有特別小的孩子出于好奇心,硬是拉著大人來要蠶,你就得給十個八個讓養起。蠶的一生經歷四個變化階段,約一月多的時間就又產出了新卵籽,蠶的一生也就隨之結束了,這個時間樹上桑芯就開始由綠變紅,又由紅漸漸變黑,記得每天放學回來后,急急忙忙先上樹揀發黑的桑芯摘的吃一陣,到了星期天的時候,就會來幾個想吃桑芯的同學,一同上樹,又說又笑,邊摘邊吃,常常手和嘴都染成黑紅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