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紙錢給死去的親人是沒有用處的。從這方面來給死人燒紙就是搞封建迷信的,都是文化程度低,封建落后的人才燒紙錢呢,燒紙錢給死人,真的是沒有用的,是胡扯的,不科學(xué)的,是搞封建迷信的,真正文化程度高的人,思想先進(jìn)的人,是不會搞封建迷信的,說你死去的親人是不可能收到你的紙錢的。
1、燒紙錢給死去的親人有用處嗎?
燒紙錢給死去的親人是沒有用處的。因為人死以后一切都消失了,無論你燒多少紙錢,死去的人都不會得到的,從這方面來說,給死人燒紙就是搞封建迷信的,都是文化程度低,封建落后的人才燒紙錢呢。真正文化程度高的人,思想先進(jìn)的人,是不會搞封建迷信的,從這方面來說,人死了,萬事皆空,無論你燒多少紙錢,死人也得不到。就是說你死去的親人是不可能收到你的紙錢的,
就不要自己欺騙自己了。在我們這個世界上,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只要你把活著的生活過好了比什麼都強(qiáng),否則你這一生都沒有活好,死后還燒紙錢,那不是胡扯嗎?你怎么能得到紙錢呢?因為你死以后,你已經(jīng)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了,這個世界已經(jīng)沒有你了,你是不會得到紙錢的,所以燒紙錢給死人,真的是沒有用的,是胡扯的,不科學(xué)的,是搞封建迷信的。
2、現(xiàn)在在你的老家,還會有過年前給去世老人祭祀的活動嗎?
坐標(biāo)啟東,一個很小的縣級市,與上海只有一江之隔,地處江北,卻是典型的吳語地區(qū),在啟東,至今保留著過年前給去世老人祭祀的活動,一為過年羹飯,所謂過年羹飯,也就是祝饗,通常是在臘月的某一天,每家情況不同;二為上墳,通常是年三十夜,今年年三十正好是立春,立春那天不上墳,就往前移。啟東一年上三次墳,分別是年三十夜、正月十五、清明節(jié),燒羹飯的次數(shù)則通常是生忌和死忌都燒,男(兒子)燒死忌,女(女兒)燒生忌,燒羹飯啟東(鄰舍海門和崇明和啟東的風(fēng)俗幾乎是一樣的)人又稱為燒經(jīng),死忌為忌日,生忌為生日經(jīng),
關(guān)于祭祀的照片,鄉(xiāng)下有講法,不作興拍照片,所以沒拍過。但是要準(zhǔn)備的東西和講法,就自己知道的可以講一點,為什么要燒過年羹飯和年三十上墳,問過母親,母親說,祖宗要從年頭吃到年尾,保佑子孫平平安安,所謂年頭,是指正月十五那次上墳,年尾就是過年羹飯和年三十那次上墳。祭祀活動要準(zhǔn)備哪些東西,燒紙,傳統(tǒng)的是冥幣、錫箔、元寶、冥衣,現(xiàn)在又增加了陰間用的家電、銀行卡、手機(jī)等等;上墳的貢品則是糯米圓子和饅頭(啟東人說的饅頭實際上是包子),祝饗時,有六道菜,通常是魚、茶干、豆腐、肉、雞、蝦,碗筷數(shù)量是根據(jù)祖宗人數(shù)來定,再加上米飯、圓子、饅頭、酒和飲料。
3、為什么會有燒紙這種習(xí)俗?
自古流傳祭奠先輩的一種習(xí)俗,仿效人間以錢幣交換物質(zhì)的一種方式,說的是人死后不也得要用錢嗎,之所以活著的人為了祭奠死者,也給它們送上錢幣才是。銅錢紙幣來之不易,只有以另一種方式,用黃紙制作錢幣的樣子燒掉送給他們,古往今來有在黃紙上沖銅錢形狀的,以示冥幣流傳至今,當(dāng)然了,現(xiàn)代社會被視著迷信,實質(zhì)上也就是祭祀亡炅的一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