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如果貪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對朋友失去信任,表面上就會得到“好處”,結果他的老朋友們不但沒有被重金迷惑,還冒著九族滅絕的危險保護他免遭災難,但為了這個利益,他毀了自己的名聲,這比物質上的東西重要得多,一個人誠實守信,自然會得到很多幫助,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
1、名人 誠信的 事例古代有個蔡綿友,他的朋友送他一個女兒,沒有字據。朋友去世后,他把錢全部退回,說:“券在心里,不在紙上,”他重視友誼,信守諾言,為后人所景仰。曾參的老婆去市場叫兒子不要跟著,口頭答應等他回來給他豬肉吃,曾參知道后,毅然為兒子殺豬。身教重于言教,秦末的時候,有一個人叫季布,他說話算數,名聲非常高。許多人和他建立了牢固的友誼,當時甚至有一句諺語:“得一諾,不如得一百斤金。”后來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老朋友們不但沒有被重金迷惑,還冒著九族滅絕的危險保護他免遭災難。一個人誠實守信,自然會得到很多幫助,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另一方面,如果貪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對朋友失去信任,表面上就會得到“好處”。但為了這個利益,他毀了自己的名聲,這比物質上的東西重要得多,所以,對朋友食言,無異于丟了西瓜撿了芝麻,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