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一定是有原因的,當老師的首先要和學生談心,建立學生心理檔案,詳細了解分析引發孩子厭學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然后耐心的采用引導法,因勢利導、循循善誘,讓孩子慢慢說出導致他厭學的內心郁結之所在。學生厭學,無論對老師還是對家長來都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
1、面對厭學的學生該怎么辦?
學生厭學,無論對老師還是對家長來說,都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可是光頭疼解決不了問題呀,我們還是得積極開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才行。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孩子厭學一定是有原因的,當老師的首先要和學生談心,建立學生心理檔案,詳細了解分析引發孩子厭學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然后耐心的采用引導法,因勢利導、循循善誘,讓孩子慢慢說出導致他厭學的內心郁結之所在,
在這個過程中,老師一定做到少貶多褒,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戒驕戒躁。老話講,緊了豆腐慢了渣,要把握好火候才行。2)當老師的單打獨斗是不行的,要跟家長擰成一股繩,形成一股教育的合力,所以老師要與家長保持聯系,了解厭學生家庭的多方面背景,和家長共同探討制定措施,創設引導學生學習的良好家庭氛圍。讓孩子覺得沒有被放棄3)班主任老師要多和各任課老師進行溝通,對厭學生適當減輕課業負擔,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積極補救措施,利用自己所任學科特點,對厭學生施以積極的心理影響,助其消除厭學情緒,
4)多組織幾次學校活動和班級活動,像心理講座、歌舞晚會、籃球比賽這些都可以。這樣的活動有助于增強班級凝聚力,更有助于消除學生厭學情緒,從而增強自信心,有了自信心就有可能樹立遠大的理想。有了遠大的理想才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在這個時候,老師就可以因勢利導,幫助他們了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標準、明確學習目的、轉變學習態度,從而在內心深處形成學習的動力,發自肺腑地產生對學習的渴望。
2、大學生產生厭學情緒該怎么辦?
這個問題應該占據大學生50%以上,產生這種困擾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主要原因還是在大學生對在校學習的目標較為含糊有關,在這些“厭學”的學生中很多都是只想著有一本大學學歷證明而已,沒有為自己今后有一個長遠打算,計劃不明就容易產生對學習的厭倦,除了每天必須要學的課目(其實也是被逼無奈)之外整天就無事可做,除了手捧手機玩游戲上網聊天之就再也沒有別的事可做了,這樣的日子日積月累就連他(她)自己也覺得煩,不產生厭學才怪呢,反過來也印證了一個真正的人才都是鳳毛麟角的,杰出的人才都出自努力加刻苦勤奮的結果,所以大學四年的時光是短暫的,可要在這短短的四年里想爬到象牙塔尖上沒有錐股的精神是很難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