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階段,家長最應該做什么事情呢。對于幼小銜接,很多人有一個誤區,就是給孩子各種補課,有的說一定要上幼小銜接,否則跟不上,有的則持反對意見,參加過幼小銜接補課的孩子,很多沒有辦法在小學階段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育和心理學的學者通過研究早就證明了,這種所謂的幼小銜接文化補課,對孩子來說弊大于利。
1、幼小銜接到底銜接什么?
幼小銜接到底銜接什么?這個問題提的好,銜接什么?我知道的是教育部門是嚴禁的,是不讓的,所以就沒有統一標準和要求,怎么接這就是當前要談論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還有接什么?我本人認為。一現在瘋行的大多數家長看樣學樣是不該有的,不可行的,二家長們要理智些小孩還不到加重學習年齡,這樣對孩子成長沒好處。三大家別跟瘋,個別孩子確實應該銜接一下,只是個別的孩子(不明說了),
四教育部門應該統一思想認識,到底要不要銜接,要教育部門就制定嚴格統一銜接標準,學什么?學到什么程度,如果不需要就嚴格要求該停的堅決停止。五給兒童一次享受童年玩的機會,馬上就上一年級了,就上小學了,我們家長要理智,教育部門要管好,全社會要支持教育部門,關愛孩子成長,孩子是花朶,是明天的希望,孩子們快樂!幸福成長吧!。
2、幼小銜接一定要上嗎?
不是有人認為,而是普遍共識,本人贊成幼小銜接,因為畢竟上小學和上幼兒園有著很大的不同,對孩子來說很多都是從零到有轉變。一.學習內容的不同,小學以學習系統知識為主,而幼兒園只是為培養行為習慣為主;小學重點是知識傳授,幼兒園重點是品格養成。二.課時時間要求不同,幼兒園課時時間,根據低齡孩子的特點,坐不住,老師會靈活掌握。
而小學課時有規定時間45分鐘,在這45分鐘里既要坐住,還必須保持安靜,專心聽講,并且一天會有很多這樣的45分鐘的疊加,三.老師對課堂紀律要求不同。幼兒園缺一天半天不去沒什么,小學缺一天半天不去就會跟不上課程;幼兒園遲到十分八分沒關系,小學遲到了,有可能會被罰站門口反思;幼兒園講個話沒什么,小學在課時時間,是絕不可以講話的,自己聽不了課,還會影響他人。
四.座位排序不同,幼兒園是小朋友圍坐在一起,小學是兩兩而坐或單獨坐。五,紀律要求嚴格,幼兒園會有一些紀律的要求,但不會那么嚴格。可小學就不一樣了,進了學校的大門就會受到各種紀律的約束:校紀、校規、課堂紀律,六.每天都會有課堂作業和家庭學習。幼兒園是幾乎不要寫作業,小學不同,為了理解消化當天所學知識,會天天有作業,
還必須做到有良好的守時習慣,上課能注意力集中,專心聽講,能按時保質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幼小銜接最主要的一點是除了一些學習生活習慣上的改變外,要能盡量地去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還要教會一些拼音和計算,上過和沒上過的區別很大,上過的會感到很輕松,沒上過的會感到很吃力,甚至跟不上課程進度,幼小銜接主要是培養孩子具備小學生必須具備的,包括學習生活在內的各規范化要求和合乎規范的行為習慣。
3、幼小銜接階段,父母需要如何準備?
我是小學老師,我來給準小學生的家長們說說這個問題,今天我們學校接待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下學期即將上一年級的孩子的家長帶著孩子來學校感受小學的生活。我作為解說員全程陪護了孩子和家長們,參觀了學校的一些硬件設施,并且在一二年級作品展示臺那里,家長們駐足了很長時間,看著孩子們優秀的作品,贊不絕口。小孩子們也充滿好奇的看著學校里的一切,或許他們覺得很新鮮,加上稱贊,讓他們在心里上有了小小的期待,不久的將來自己就可以在這里上學了,
其實這就是我所說的父母要給孩子做的一個準備—心理準備這個既是孩子要做好的心理準備,家長同時也要做好的心理準備。孩子再過幾個月就由幼兒園小朋友轉變為了一年級的小學生了,要做好心理準備,但是這個心理準備得是積極向上、樂觀的,有的加家長在孩子上幼兒園就經常這么對孩子說,你現在不聽話,等你上了學,看人家老師不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