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檔案已開封了,究其怎么解決。如果是退役不是轉業還好檔案保存在武裝部或者民政局,各地情況不同,這樣還好,也許你的檔案這輩子都用不上了,但防止突然機會來了,要調取你的檔案,離職后,如果沒有新工作,此時也應該把檔案交給有資質的人才交流中心保管,不允許個人保管。
1、辭職后,檔案自己保管了多年,拆封后該怎么辦?
辭職后,職工檔案自己保管多年,你辭職后,是由于單位人事部門沒有將你職工檔案送交當地社保,將你的職工檔案貼封條并加蓋單位公章后,讓你自己拿著相關辭職手續和職工檔案送交當地社保局。你沒有送,一直在自己手里存放,這種案例有之。職工檔案在你個人手里多年,并且已經拆封,社保局會視為“廢檔”,“廢檔”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沒有視同繳費年限——沒有過渡性養老金,無法確定特殊工種。
改革開放前,職工檔案是具有保密級別的,個人是看不到職工檔案內容的,只有單位組織部門或者上級組織部門按組織程序流程簽字查閱,那么,你的職工檔案在你個人手里多年并且已經拆封,怎么辦?只有通過“關系”就業工作并繳納社保一年以上,然后主動辭職,讓用人單位社保專員將你的職工檔案重新貼封條加蓋單位公章,持相關辭職手續,將你的職工檔案送交戶籍所在地社保局存放。
2、退伍軍人把自己的檔案拆了該怎么辦?
第一,為什么要拆自己的檔案?第二,拆完你對檔案做了什么?第三,檔案一旦拆了就是無效檔案,這點不知道嗎?退伍軍人檔案都是密封的,上面要有封條蓋章,你拆得時候沒害怕嗎?沒考慮后果嗎?如果是退役不是轉業還好說,檔案保存在武裝部或者民政局,各地情況不同,這樣還好,也許你的檔案這輩子都用不上了,但防止突然機會來了,要調取你的檔案,
第一,檔案在你手里;第二,還被你私拆了。那你就說不清,道不明了,有機會也浪費了,如果是轉業需要用檔案的話,那你就犯了一個比較嚴重的錯誤,這樣的后果是:接收單位可以拒絕接收你的檔案,接收你的單位會對你產生不信任,你可以說沒有改動檔案,但誰能證明你沒有改動,既然沒改動為何要拆,真是好奇嗎?那就真是好奇害死貓了。
3、任教10年辭職后檔案自己保管,但檔案已拆封,退休時會有影響嗎?
1,檔案是不允許自己私人保管的,2,離職后,應該把檔案交給新的單位保管。前提是新單位必須要保管資格,具有人事檔案管理權限的企業僅限于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大中型企業且企業的黨組織是黨委級的方可接收及保管人事檔案,其它的諸如合資、外商獨資民營企業均沒有人事檔案管理權和接收權。凡不具備檔案接收權的企業:一是與當地的人社局簽訂人事檔案托管協議,由人社局托管本企業的人事檔案,向人社局繳納托管費,
二是由員工自行到人社局辦理托管檔案。3,離職后,如果沒有新工作,此時也應該把檔案交給有資質的人才交流中心保管,不允許個人保管,4,檔案丟失,損毀或者已經私自拆開,應及時咨詢當地檔案保管中心,尋找解決辦法。5,檔案應及時交到檔案管理中心了,由管理中心統一保存,否則將來的退休的工齡,社保都會有影響,建議,去當地檔案管理中心和社保局咨詢。
4、單位辦退休?開封了個檔案,人社局不受理,怎么解決?
個人人事檔案,它是有嚴格規定要求的,因為檔案里,記錄的全是個人學習、工作、勞動、家庭社會關系、參加工作時間起止等個人簡歷信息,屬重要的保密資料,也是個人隱私資料,所以一旦立檔,既不能本人翻閱,又不能隨意更改,更不能對外透露泄密。本人工作期間,檔案必須由所在單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機構受理整理編號,進行存檔保管,
但是本人因工作調動,檔案轉移,需要郵寄或自帶的話,必須要所在單位負責主管檔案人員貼上封條,蓋上“密保資料”專用印章后,才能郵寄帶走,否則視為無效檔案。至于你提到本人檔案己開封了,人社局不受理是正確的,也是業務熟知在行的人,本人不能責怪人家,本人檔案已開封了,究其怎么解決?其一、回原籍重新整理登記建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