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成交量及市場狀況來看,駐馬店樓市的整體態勢確實不如從前,但也談不上倒退。西湖大學的校長施一公就是駐馬店人,因為工資沒怎么漲,收入低房價高,,駐馬店房屋均價6803元/平,環比2月,下降1.16%,今天的駐馬店2017年末總人口801.74萬人,常住人口615.5萬人,城鎮化率42.57%。
1、你們怎么看現狀駐馬店的樓市?
路過。本人在駐馬店生活五年,做房產工作五年,說一下個人觀點,漲的比較快的原因無非就是2018年5月份后的拆遷太快,造成房價漲幅比較大,再加上近兩年比較大的地產公司進駐駐馬店,本地小開發商爛尾太多,造成兩極分化比較嚴重,而且現在政府加大駐馬店的招商引資帶動了房價的上漲,但在9.10月這個時間段駐馬店房價走勢個人認為會比較穩定,因為近期買房人群都是剛需性人群的購買,房價高的買不起,房價低的看不上,再加上銀行貸款在慢慢收緊,可選擇性可對于剛需性人群就比較小了,
還有改善性人群都在觀望,本來就有房子住,也不著急,而且把握不了房價是跌是漲,中國人的特征就是買漲不買跌,買房子也一樣,只有房價漲幅比較明顯,需要買改善性住房的人才敢下手。一般性買房都分為三個階段,剛需.改善.豪宅,當然投資的除外,現在可以看到的駐馬店能成交的都是剛需性住房,市場看上去有價無市,但從2019年五月份至今,每月成交量也在慢慢上升,所以個人認為9.10房價會趨于穩定,但漲幅不會太多!肯定降也是不要想的,
2、駐馬店樓市溫度計:房價回調,有房一族財富縮水,你怎么看?
房子終究是用于居住的商品,價格是不可能只漲不跌的!1、全國房產均價都快要破萬了,房價還能怎樣?根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的房產均價已經達到了7000-8000元/平米的高度,你覺得房價還能漲到哪里去?難不成全國房價清一色都成為一二線城市那樣一平米兩三萬?那是不可能的,也是永遠都不會實現的。2018年全國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家猜猜是多少?平均每人每月2000元!是一平米房產均價的1/4,即便有錢人的數量再多,人家持有100-200套房的可能性大嗎?那是不可能的,一旦房產稅落地,他們的皮都被被削一層,有錢人往往也更加聰明,不可能把資產孤注一擲,全部都投資在房產上,
就全國而言,還是普通的工薪階層是買房的主力軍。不少在公司、企業辛勞的上班一族月薪才不過4000-5000,扣除沉重的生活開支,剩余的資金所剩無幾,哪能輕易負擔起動輒數百萬的房子呢?2、房子給不了我們未來,給不了我們安全感未來國際科技和技術的較量會越來越白熱化,新的產品、新的概念層出不窮,指望手頭動輒百萬的房子能和人家的AI、CPU抗衡是不可能的。
試想一下,他國的工程師可以全身心投入安穩坐在自己的冷板凳上鉆研新的技術、研究新的藥物,但是我們的工程師、科研人員卻滿腦子都是房子、車子、票子,沒有這“三大子”,我們連結丈母娘的門都進不去,“一夜暴富”是很多人的夙愿,在工資增速遠遠比不上房價漲幅的時候還有誰能安穩坐住板凳去搞研發?炒房的大媽一年的收入能夠抵上一個小公司一年的凈利潤,社會的敬業風氣、對于人才的尊重又怎能得到根本性的改變?3、駐馬店只是全國樓市降溫的縮影廣大三四線城市的人口正在呈現凈流出的狀態,由于沒有成熟產業的支撐,由于本土企業數量的稀少,由于醫療、基礎設施、教育資源的匱乏,大量的優質人才都在流失,留下的不過是一群更為保守的老年人。
不少的城市除了房子已經一無所有,放眼望去都在層層建筑的“圍城”之中,甚至不少地區賣地收入占到當地財政收入的70%以上,這已經不單單是使用“狂熱”這樣的詞匯可以去形容的了,地產業已經失控了,但是除了負重前行又別無他法,你我既是高房價的受害者,在很大程度上其實也是加害者。總結地產業已經風光20余年了,狂熱過頭所對應的風險也已經積聚得非常之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