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決定恢復軍銜制度,并通過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條例》,\n1955年十大軍事家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PRC)大將軍銜,重新實施的軍銜制度,取消了大將的軍銜,將軍官設置為:一級上將、上將、中將、少將,中國有十個人大將。
1955年8月27日,中央軍委授予粟裕、黃克誠、譚政、小、王樹聲、陳賡、羅瑞卿、許光達、許海東、張10 大將軍銜,后被稱為“開國十杰大將”。\ n \ n \ nOn年5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屆NPC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決定取消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銜制度。1988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決定恢復軍銜制度,并通過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條例》。重新實施的軍銜制度,取消了大將的軍銜,將軍官設置為:一級上將、上將、中將、少將。1993年,一級上將軍銜被取消。
熊廷弼(1569-1625),本名柏菲,本名志剛,漢族\n毛龍文(1576年2月10日-1629年7月24日),本名振南,浙江杭州錢塘縣人毛伯龍\n袁崇煥(1584-1630年)。明末軍事家、教育家、學者、詩人\n盧象升(1600~1639),明末杰出將領,孫傳庭(1593 ~ 1643),明朝著名名將\n秦良玉(1574 ~ 1648年7月11日),明末著名女將領\n李定國(1621 ~ 1648年)。
中國有十個人大將。\ r \ nIn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實行軍銜制度。蘇羽、黃克誠、譚政、小、王樹聲、陳賡、羅瑞卿、許光達、許海東、張被中央軍委授予大將軍銜,后被稱為“十佳大將”。
4、新中國的十大上將。新中國十大將軍如下:\n粟裕、徐海東、黃克誠、陳賡、譚政、小、張、羅瑞卿、王樹聲、許光達。\ n 1955年十大軍事家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PRC) 大將軍銜,他們是:蘇羽、徐海東、黃克誠、陳賡、譚政、小、張、羅瑞卿、王樹聲、許光達。\ n \ n \畫中人物從右至左依次為:許光達、粟裕、、張、陳毅、劉伯承、彭、羅榮桓、葉劍英、羅瑞卿、朱德、、譚政、賀龍、黃克誠、、劉亞樓、陳賡、許、林彪、徐海東、聶榮,1955年1月,中央軍委發布了《關于評定軍銜工作的指示》。2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規定實行軍銜制度,9月,軍銜制度正式實施,全軍53.1萬人被授予少尉以上軍銜。同時對革命戰爭時期的有功人員頒發勛章和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