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網上很多年輕人,聽不得不同意見,看到我寫的洛陽話就說。我業余時間收集研究洛陽話,這個提問我搞不明白意欲何為,第二種就不叫金蟬了,洛陽已經有人把錯的一塌糊涂的土語室內展示,也有景區矗板炫耀…這種錯字張揚,正應了那句洛陽古語。
1、用我們洛陽話說,她就是馬甲,糊豆,死纏,不要臉!你們怎么看?
我業余時間收集研究洛陽話,這個提問我搞不明白意欲何為?能看出來:字不達義。我多次說過:不能簡單的據發音去填字,得找出根源,說出道理,讓外地人也能看懂洛陽土語里含有古語,內涵深厚,不是簡單的…土,當今,網上很多年輕人,聽不得不同意見,看到我寫的洛陽話就說:應該是這樣,那樣而回帖恰恰寫了很多錯別字,那個應該,那個又不應該?洛陽已經有人把錯的一塌糊涂的土語室內展示,也有景區矗板炫耀…這種錯字張揚,正應了那句洛陽古語:洛陽秀才,錯字布袋麻架,糊涂,死纏兒,這樣寫就對了。
2、金蟬是我們說的知了嗎?
金蟬是知了的一種,這種知了初夏時開始脫売,往往在初夏后第一場透餡雨后從潮濕地下爬到草本科或樹干上脫殼,成草綠色。但個頭不大,一般在三時進開始鳴叫,聲音特別悅耳,不斷音,可發高低音輪換嗚叫,長時一般堅持五至七分鐘不歇息。但到近秋時就換了聲調,變成笛一一嗚,笛一一嗚地叫,當地方言又稱笛嗚,第二種就不叫金蟬了。
這種知了又種蟬,是生話在垃圾地臟處,屎売螂變的,顏色呈棕黃色,個頭較大,一般在交伏時才鳴叫,但聲音要比金蟬差一些。一般歇后語會說屎殼郎變知了一步登天,對于知了來說,無論是哪一種,雄的尾部帶有硬尾,是不會鳴叫的,只有雌性才嗚。知了叫只會一種音,不會換音,而嗚只有三分鐘左右就休息一陣,輪回叫喚,伏后結束一生。
3、“知了猴”用你的家鄉話怎么說?
謝邀!我不知道“蟬”也叫“知了猴”,一提到蟬,就想起小時候夏天頂著烈日捉“翼子”的情形。我這里說的“翼子”就是家鄉話對“蟬”的叫法,“翼子”不像天牛那樣好捉。它高聲鳴唱的時候,往往都是在大樹的主桿上端,看著它叫得歡,等你爬上了樹,剛要接觸到它的時候,它會急促地一聲尖叫,振翅而飛,又不知它落到了哪一棵大樹之上。
關于“蟬”這個小小的昆蟲,,可能有許多要說的話題,它的形體,翼翅,觸角,叫聲都有寓意。唐代詩人虞世南,寫過一首詩: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首詠物詩,看似處處著眼于“蟬”,實則借蟬的飲露、聲高遠來比喻做人的清高純潔。托物言志,極有意蘊,再有一首清代袁枚的詩《所見》,則寫得意趣橫生,讀來身臨其境。
把炎炎夏日里的氛圍通過一首小詩,表現得淋漓盡致,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小小的“蟬”,自古入詩入畫,意蘊無窮,妙趣橫生,我們不該油炸了吃它,至于“蟬蛻”可以入藥,那是它的又一功用,小小的昆蟲,也是人類的朋友,無論它們在哪里,我們把它們叫什么,愛護它們,如同愛護我們地球家園的伙伴一樣,這才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