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毛澤東稱之為。武漢長江大橋是蘇聯人設計建造的嗎?為什么質量那么好?答,“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意為武漢長江大橋建成以后,長江天險成為通暢的大路,武漢長江大橋于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車,到了1935年粵漢鐵路要建成通車,武漢長江大橋又是一個瓶頸,當時把正在建設錢塘江大橋的總工程師茅以升請來了,由茅以升擔任處長對武漢長江大橋橋址作測量鉆探,并同事邀請了蘇聯駐華莫利納德森工程顧問團合作擬定又一建橋計劃,這已經是第三次規劃設計了。
1、武漢長江大橋是蘇聯人設計建造的嗎?為什么質量那么好?
武漢長江大橋是蘇聯人設計建造的嗎?為什么質量那么好?答:武漢長江大橋是蘇聯專家提供圖紙和方案,并且由這些專家們親臨指導,不乏也有中國專家在其中,由無數的中國建設者們具體施工建造的。至于說我什么這么好,可以說那個年代沒有偷工減料,并且丁是丁卯是卯,整個大橋沒有一個焊點,都是鉚釘卯上去的,并且從武漢長江大橋通車后一直有武警站崗放哨,
如今65歲的武漢長江大橋仍然堅挺地屹立在龜蛇兩岸,為九省通衢的大武漢,默默無聞貢獻它的魅力。武漢長江大橋于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車,“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意為武漢長江大橋建成以后,長江天險成為通暢的大路。詞中的“一橋”指的是武漢長江大橋,“塹”的意思是交通的溝,出自毛澤東詩詞水調歌頭。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毛澤東稱之為:一橋飛架南北,大塹變通途,
形象地描述武漢長江大橋的雄偉氣勢及其在我國南北交通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武漢長江大橋正是建在龜山和蛇山兩端,這座大橋的正橋長度是1156米,引橋長度是514米,建橋歷程:大橋于1953年3月完成初步設計,經國務院批準后,于1955年9月1日動工,1957年3月16日大橋橋墩工程全部工,1957年9月25日大橋全部完工。
作為一個湖北人,對武漢長江大橋是略知一二的,因為我與它是同根生。其中在武漢讀書時曾經到過大橋,那個年代我國在這些方面是百廢待興,基礎工業太差了,而蘇聯是二次世界大戰戰勝國,他們無論是冶煉鋼材和這些鋼材的鉚釘技術都是屬于世界一流水平。其實早在1913年,中國的鐵路之父詹天佑便針對長江大橋的建設,做出了一次規劃,可惜由于當時的政府和經費問題只得作罷,后來又有人提出建設武漢長江大橋,同樣是國力衰竭而石沉大海,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后,中國人民從此站了起來了,但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虎視眈眈侵略朝鮮,妄圖將我國扼殺在搖籃中,我國又組織了志愿軍抗美援朝,從1950年10月—1953年7月被耽擱了幾年。這個時候的中國一直與前蘇聯老大哥關系密切,直到1955年,在中央的指示下,這項早就開始的龐大工程終于開工,
事實上,那個年代的中國人非常聽黨的話,說一不二跟黨走,一聲令下無數建設者們自覺地投入到建設當中。再者,那個年代的人吃苦耐勞,非常勤奮,面對這項任務緊張而艱巨,都是嚴格按照蘇聯專家步驟進行一絲不茍施工,特別是大橋的鋼結構沒有一個焊點,都是鉚釘弄上去連接的,可以說當時武漢長江大橋技術是非常先進的。它是長江6300多公里的第一座大橋,上面跑汽車,中間跑南來北往京廣火車的經濟大動脈,
2、為什么武漢白沙州長江大橋經常維修,而武漢長江大橋其質量又如此過硬呢?你怎么看?
武漢的水太深,尤其是在市政管理上,灑水車早高峰堵路和泥,渣土車從不等紅燈,尤其是晚上,幾十輛渣土車狂飆競速,好家伙,那場面…,有的路沒壞就挖了修,有的路壞的不成樣子卻沒人修,修路從不一次修好,總要留點病根好來年修,我看修路的小包工頭都是開蘭德酷路澤去監工,賺大發了;看看南郊路,看看金龍大道,看看白沙洲大道,看看武金堤…整個一個巴格達;城市管理不光是有權就行,也要學習科學管理,同樣的一個中國,人家廣州怎樣做城市管理的,人家上海怎樣做的,人家重慶怎樣做的,人家南京怎樣做的,哪個不比武漢好,該反省一下了。
3、武漢長江大橋是誰設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