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80萬禁軍的數據出自宋仁宗時期的統計,慶歷五年,北宋全部兵力125萬9千人,其中,禁軍82萬6千人。北宋王朝定都于汴梁城(即開封),稱東京汴梁,后來,北宋亡國后,李綱就指出,禁軍連一半的人都沒有,由于北宋時期在汴梁城(開封)定都167年,從官方到民間一致稱呼汴梁為東京,后來的南宋繼承了北宋時的稱呼,雖然身在臨安(現杭州),但是上上下下還稱汴梁為東京。
1、北宋京都開封有禁軍80萬人,為什么沒有抵擋住金軍的進攻發生了“靖康之變”?
如果是一群綿羊,那么數量再多,也擋不住哪怕僅僅一只獅狼虎豹。遺憾的是,北宋末年的禁軍就是綿羊,而金軍,正是獅狼虎豹,由于北宋自成立以后就長期執行崇文抑武的政策,武將沒有前途,軍人沒有地位。首先,武將粗人化,一方面極力提高文官集團政治地位,用以壓制武將。整個北宋,只有名將狄青一個人能做到樞密副使,最后還被迫害導致抑郁而亡,
另一方面,北宋還刻意把武將變成粗人,比如在錄用武將時,僅僅考察弓矢等武功,從不考察文化水平。甚至嚴禁民間學習《孫子兵法》等兵書,防止武將素質得到提高并威脅王朝統治,(南宋名將岳飛這樣能文能武實屬罕見)其次,軍隊仆人化。在北宋,統治者根本不把士兵當人看,按照規定,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將,都可以合法把士兵當成仆役使用,稱為“白直”或“當直”,
比如,有這么一段記載:“宋仁宗的時候,諸州知州、鈐轄、都監多遣軍卒入山,伐薪燒炭?!本褪前咽勘傻缴嚼锟巢駸?,靖康年間,就連三衙禁軍也逃脫不了搬磚頭的命運,“多占禁軍,以充力役。其所占募,多是技藝工匠,既供私役,復借軍伴,軍人能出錢貼助軍匠者,與免校閱。緩急之際,人不知兵,無一可用,”軍人平時當仆役,校閱時花錢請人充數,等到真要打仗時,沒人會打,無人可用。
即便是當時號稱最有戰斗力的西軍,也逃脫不了被奴役的命運,“臣近過陜西,體問得諸州軍禁旅雖多,訓練蓋寡,其間至有匠氏、樂工、組繡、書畫、機巧,百端名目,多是主帥并以次官員占留手下,或五七百人,或千余人?!保ā丁墩撽兾鞴賳T占留禁軍有妨教閱狀》)所以,這樣一支平時不被當人看的軍隊,能有戰斗力嗎?這就是北宋禁軍的真面目,
最后,實戰弱雞化。人數多就真的牛逼嗎?靖康年間,河北路兵馬鈐轄李侃率禁軍、民兵二千人,和十七騎金軍狹路相逢,請注意,是2000VS17。然而,結果如何呢?“金軍十七騎者分為三,以七騎居前,各分五騎為左右翼,而稍近后前七騎馳進,官軍少卻左右翼乘勢掩之?!苯疖?7人立刻分成三隊,七人在前,另外左右各五人,
不僅如此,7人反而朝2000人沖來,最后左右再一起沖上去掩殺。最后戰況如何?“且馳且射,官軍奔亂死者幾半,”最后,這支宋軍發動叛亂殺害了部隊主官李侃和磁州知州,隨后投降金軍。最出人意料得是,在金軍進城前,投降的宋軍想進城搶劫,守城的官吏趕緊放下吊橋,提前放金軍進城,這才把叛軍嚇跑,所以,結論就是不管宋朝有無80萬禁軍,在“滿萬不能敵”的金軍面前就是戰斗力為—5的渣。
PS:北宋80萬禁軍的數據出自宋仁宗時期的統計,慶歷五年,北宋全部兵力125萬9千人,其中,禁軍82萬6千人,不過,慶歷五年是1045年,靖康之變發生在1126年,中間相隔100多年。按照宋徽宗崇寧五年的樞密院統計,禁軍缺額24萬,新招兵10萬,仍缺14萬,后來,北宋亡國后,李綱就指出,禁軍連一半的人都沒有。
2、為什么一些人說開封就是東京?
北宋王朝定都于汴梁城(即開封),稱東京汴梁,為什么稱東京?這是相對于西京西安、洛陽而言,宋代以前的唐朝定都于西安、洛陽,實行兩京制,汴梁城(開封)地處西京西安、洛陽的東面又是北宋的首都,所以稱東京。由于北宋時期在汴梁城(開封)定都167年,從官方到民間一致稱呼汴梁為東京,后來的南宋繼承了北宋時的稱呼,雖然身在臨安(現杭州),但是上上下下還稱汴梁為東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