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墨水湖,秋天到了武漢的小生活,飲食購物,居住,交通我在武漢一般去學校吃,大學太多了,隨處都可以找食堂,或者是各產業園,設計院的食堂,全都是年輕人。居住在武漢,你若閑逛,武漢總有可以玩的地方,有歷史,有古巷有人文,不用列出123來,因為太多了。
1、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怎么樣?
這個既然敢叫國家航天產業基地,那么肯定有兩把刷子的,要不武漢也不會去競爭這個項目,這可是全國多地都在申請的喲,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國家能確定給武漢,那肯定是考慮性價比最高的了,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距離市中心30公里,距離天河機場40分鐘車程,到武漢高鐵站僅30分鐘車程,與光谷一江之隔。十三五期間光谷長江大橋規劃確認,大橋通車后,基地將實現半小時直通光谷,
基地坐擁長江中游唯一的深水良港——陽邏港,武漢市軌道交通陽邏線已經開通。即將建成通車的江北快速路,將連通基地與漢口片區,將基地至漢口的車程縮短至半小時內,基地緊鄰武漢市現有外環線,十三五期間,武漢市外環東擴,基地將被納入武漢新外環內,屆時基地與武漢各功能區的交通將更為便捷。從上面這些可以看出來,航天基地交通方便,有長江陽邏港,開通通江達海,可以京九線京廣線連接,與武漢東湖高新隔江相對,目前大橋已經開工,區位優勢明顯,武昌也是我國僅次于北京金幫高教密集區,這些也奠定了航天基地的基礎,
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從人性化出發,以生產、生活、生態“三生統籌”的原則進行規劃,“產·城·人”融和?體,以四大分區梯次開發,通過高起點、高標準建設,打造武漢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先行區和武漢長江新區核心產業承載區,力圖成為國內領軍、國際知名的航天產業新城。2021年1月19日我國首條衛星智能生產線已經完成,轉入現場調試運行階段,
該生產線在我國衛星制造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標志著衛星批生產時代來臨并從武漢起步。在武漢市新洲區,由航天科工與湖北省、武漢市共同籌建的我國首個國家級商業航天產業基地——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正如火如荼地建設著,航天三江火箭公司率先入駐,未來將在這座占地面積4.25萬平方米的火箭產業園中大顯身手,了解航天三江的就知道這個總部在武漢的公司實力,下圖就是三江產品看了這些,相信你已經有了初步了解與認識,歡迎有空來現場看看,。
2、武漢這個城市怎么樣?適合居住嗎?
在武漢2度寒暑,一直住武昌,其實我也喜歡漢口江灘一帶,但是我就懶在了武昌沒動窩,武漢三鎮,在我的印象里都是平的,見不到什么山。武漢有座長江大橋,比較出名的,但實際上現在有好幾條的了,以前的叫長江一橋,之后的叫,叫長江二橋,長江三橋,長江上有七八座橋,你到漢口可以坐船,可以坐車,你也可以從橋上走過去,橋墩上有電梯,你如果上電梯,可以下去,下去哪呢?下到長江。
長江一片江灘,是灰黑色的,江水有時黃得像黃河,但江面很寬,坐船呢,往江對岸大約20多分鐘,從江灘上沿著大鐵橋走下去,再上船,上船再到對岸。武漢江灘,長江水位上漲夏冬兩季并不長,春秋有春有秋夏天的時候,天氣比較熱,這個比較二字是相對于重慶來說的,反正沒啥風,武漢都是湖,大湖小湖,天氣熱就蒸騰,走到街上就想光膀子,公交車上特別多的人,居然有不帶空調的,為啥不帶空調,因為便宜1塊錢,
冬天的時候,象在冬天里,用冰箱里凍2小時的濕布,貼在身上那種感覺,但你卻看不到冰。冬天的公交車也特別多的人,不用空調也特別熱,本來1個人的地方能擠3個人,擠時間長了都瘦了,感覺,后來,我在武漢乘公交都盡量到起點站去坐,不過那也得搶,有一次被兩個大爺從左右搶上來,把我給擠掉了!夏冬兩季并不長,一轉眼就過去了。
湖邊都是嫩綠的時候,冬天就過去了,春天來了;當湖水平的時候,秋天就來了,武漢墨水湖,秋天到了武漢的小生活,飲食購物,居住,交通我在武漢一般去學校吃,大學太多了,隨處都可以找食堂,或者是各產業園,設計院的食堂,全都是年輕人。在食堂里吃飯有的是打飯稱重的那種,有的是按份算,武漢的經濟感覺非常的有活力且發達,去產業園或寫字樓吃飯時,每天都是滿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