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病到底該怎么治為好呢?膝骨關節炎的治療以綜合治療為主,包括藥物治療、注射治療及手術治療等。如果患者經上述治療方案無明顯改善,可以行手術治療,一般來早期的膝骨關節炎疼痛可通過口服非甾體藥物治療,只有患者膝關節炎疼痛超過一個月以上才需要通過疼痛科進行微創治療。
1、關節炎如何治療?
要治好關節炎,首先要確診病情,尋出病因,針對病因進行治療,方能達到最佳療效。下面以治療骨關節炎為例進行進—步說明,張某,56歲,影象檢查右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炎。四年來住院治療兩次,還采用過內服中藥,貼過外治膏藥,療效均是用藥時癥狀緩解,不久又復發,為什么會是這樣呢?西藥采用的是針對癥狀的治療,有疼痛癥狀就用止痛類藥,有炎癥就用消炎藥,這種療法并沒有病因進行治療。
內服中藥,就是用對藥療效也不理想,因退行性骨關節炎(也就是骨質增生),大家都明白,骨質增生增生的是軟骨,而軟骨組織是沒有毛細血管的,而內服藥的有效成分是通過毛細血管輸送到病灶處的,藥物送不到療效自然不理想,外治貼膏藥,剛好能解決內服不能把藥物有效成分送到病灶處的問題,可是臨床治療中為何療效也不理想呢?屠呦呦的提取青蒿素成功有效證明了高溫是會破壞藥物的有效成分的,而外貼用膏藥的制作溫度高達幾百度。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真的沒有辦法治好了嗎?天下無絕人之路,中醫的初先們也許也清楚了這些問題,而且現在很多中醫院都—直釆用的制藥方法:常溫下調制出來的外敷藥,既能通過滲透法把藥物傳送到病灶處,又能使藥物的有效成分不被高溫破壞,余下的問題是病因了,骨關節炎的病因是什么呢?30多`年治愈上千例骨關節炎患者,采用針對損傷的病因為主藥的治療方法,說明骨關節炎的病因是損傷。
2、膝骨關節炎到底是哪里“發炎”?怎么治療?
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會碰到身邊的老人說自己年紀大了腿不好,膝蓋痛,去醫院一看病說是自己得了膝骨關節炎,然而,好端端的膝蓋,這咋就突然得上了關節炎呢?到底是哪里“發炎”了?要想明白這個問題,首先得從骨關節炎講起,下面就一起來聽聽山東省立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袁林怎么說吧!骨關節炎是一種影響眾多老年人的慢性疾病,目前的總體患病率為18%。
據報道,到2020年,骨關節炎將成為全球人口第四大致殘性疾病,將給社會、家庭及患者本人帶來巨大的負擔,然而,在骨關節炎中,膝關節的骨關節炎是最為常見的,其直接影響患者的行走功能,與活動能力、生活質量密切相關。在臨床工作中,膝骨關節炎的患者往往都是因為膝關節慢性疼痛或活動后疼痛為主要不適來到門診的,骨科、疼痛科、康復科等都是通常的接診科室,
主要病因并不是咱們傳統意義上所說的膝關節的“發炎”,而是膝關節軟骨的退變和骨質、滑膜增生,表現為關節的疼痛,活動受到限制和畸形等情況。可想而知,這個膝骨關節炎非常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不僅如此,老年人隨著活動的減少,心肺功能的退化會更加嚴重,使得身體狀況下降。那么這個病到底該怎么治為好呢?膝骨關節炎的治療以綜合治療為主,包括藥物治療、注射治療及手術治療等,
核心要義就是通過一個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打斷疾病的惡性循環。一般來說,早期的膝骨關節炎疼痛可通過口服非甾體藥物治療,只有患者膝關節炎疼痛超過一個月以上才需要通過疼痛科進行微創治療:包括關節腔內的注射和關節腔外的痛點注射,注射的藥物主要是由低濃度局麻藥利多卡因和糖皮質激素(曲安奈德或得寶松)組成的消炎止痛液,
此外,還可以注射臭氧、玻璃酸鈉和富血小板血漿等。關節腔內注射的方法主要是針對膝關節的滑膜和韌帶進行治療,此方法可改善關節腔內環境,減輕炎性反應,終止組織的炎性滲出,使炎癥消除,從而終止病變,關節腔外的注射可以改善關節腔外組織炎性改變通過糖皮質激素的強大抗炎作用使組織的炎癥消散,在膝骨關節炎的治療過程中,還需要確保膝關節局部的血運良好,排除由于血管因素導致的血液循環障礙和下肢供血不足,例如下肢靜脈回流受阻、動脈硬化性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