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萬(州)、福(州)銀(川)、呼(和浩特)南(寧)高鐵在襄陽交匯,貨運鐵路蒙華鐵路經過襄陽,客貨共線的襄渝鐵路、焦枝鐵路也在襄陽交匯,襄陽將成為鐵路客貨運的重要樞紐,高速公路網已經基本形成;在產業方面,襄陽是襄十隨汽車大走廊的重要承載城市;在科教方面,是襄陽的短板,但是現在已經在引進武漢的一些高校的分校進駐襄陽,華中農業大學襄陽校區已經開建、武漢理工大學襄陽示范區已經選定校址;在城市建設方面,津東新區的建設拉開了襄陽的城市框架,打開了城市的發展空間。
1、襄陽如今發展如何?
襄陽,地處華夏中心地帶,南北分界,有山有水有平原,有米有面有雜糧,有辣而甜味道全,不冷不熱正合適,一年四季體會完,東西南北交匯處,航空高鐵加輪船,古代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現代為華夏重要的交通樞紐,排名靠前的人類易居城市。古時的襄陽,三面環山一環水,兵家重地,易守難攻,但是充其量一彈丸之地,怎么能和現在的襄陽相比?主市區擴大了幾十倍,多種產業齊頭并進,穩步發展,穩居湖北第二把交椅,
2、襄陽的未來發展前景怎樣?
感謝東津網友信任暨邀請回答:“襄陽今后發展會怎樣”這一話題,我的觀點如下~①依照2017年增速來分析,襄陽今后發展仍然強勁有力,若保持每年10%以上的增長,最快可在2019年GDP突破5000億大關。②依托現有強勢產業增量以達到快速增長的要求,目前襄陽汽車產量已超過30萬臺大關,今后五年內只要能夠達到100萬臺,就有可能成為中西部地區非省會同類城市第一名,
③加強自我完善,合理布局潛能。結合招商引資方面的信息得知,襄陽計劃今年招商引資突破3000億,落地投資大概2500億,這對當地經濟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推進作用,④資料顯示,襄陽2018年力爭引入20家五百強或上市企業,有效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此舉大大提高襄陽在鄂豫陜毗鄰地區的名企占有率,為加快襄陽城市圈及輻射區建設提供重大支撐,
3、武漢、宜昌、襄陽的區域定位和未來前景是怎樣的?
回答這個問題,容易引起地域之間的口水戰,但是我還是想談一談我自己的看法。湖北東西長,南北窄,而湖北省的省會武漢市比較偏東,因此武漢市在闊步發展的同時,總是受到吸血全身的詬病,很難全面帶動湖北省共同發展,攤開湖北地圖就會發現,武漢、襄陽、宜昌三個城市直線距離基本都在300km左右,再以這三個城市為圓心,以300㎞為半徑,基本可以覆蓋湖北全省。
2003年,湖北省提出“一主兩副”的發展戰略,希望分別以武漢為省域中心,襄陽、宜昌為副省域中心,全面輻射帶動全湖北省的發展,從湖北省提出實施該發展戰略到現在,三個城市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武漢GDP圖片16000億,襄陽宜昌的GDP也都超過4000億。那下面就來具體談一下三個城市的區域定位和未來前景,武漢,副省級城市,國家中心城市,長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城市,全國交通樞紐,文教衛資源非常豐富,城市定位一目了然,全部都是國家戰略。
國家就是希望通過武漢的發展,成為輻射帶動湖南、江西、湖北三省共同發展的火車頭,其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從這一個角度來講,武漢市有可能直轄,成為中部崛起的戰略支點。武漢通過近二十年的發展,已經成功地從一個重工業城市轉型為以光芯屏端網、航空航天、生物制藥、汽車制造等以科技驅動發展的城市,其未來發展有無限的想象空間,
襄陽,省域副中心城市,歷史文化名城,湖北自貿區片區城市,作為長江中游城市群的一部分,湖北努力將襄陽打造成漢江流域中心城市,輻射帶動襄陽、十堰、隨州共同發展。在交通方面,襄陽會成為湖北省第二個米字形高鐵城市,鄭(州)萬(州)、福(州)銀(川)、呼(和浩特)南(寧)高鐵在襄陽交匯,貨運鐵路蒙華鐵路經過襄陽,客貨共線的襄渝鐵路、焦枝鐵路也在襄陽交匯,襄陽將成為鐵路客貨運的重要樞紐,高速公路網已經基本形成;在產業方面,襄陽是襄十隨汽車大走廊的重要承載城市;在科教方面,是襄陽的短板,但是現在已經在引進武漢的一些高校的分校進駐襄陽,華中農業大學襄陽校區已經開建、武漢理工大學襄陽示范區已經選定校址;在城市建設方面,津東新區的建設拉開了襄陽的城市框架,打開了城市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