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個建議是你來鼓勵孩子自己自己去跟老師說。孩子的臉皮薄不好意思,所以后來問了他幾次,她都說不好意思大人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說這樣的話,至于具體怎么個鼓勵法,這個要結合你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去跟孩子聊一聊,孩子一直都想做這件事,我就鼓勵她好好表現,做好了老師自然就會讓你上了,但是孩子等不及總是在家說這事兒,所以你就鼓勵她讓她自己跟你說。
1、孩子說老師比較偏心,怎么委婉的表達給老師?
老師的想法真的是很好,這種事兒是可以激發孩子的積極性的!只是不知道為何實踐中最后偏離了初衷,也許另有其他原因。我要給孩子的這種積極性點贊,這是非常搞的態度!我有兩個建議題主可以考慮一下:首選由孩子去說我個人一向主張的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尤其是孩子在學校里的一些事情,如果凡事都由家長代勞,那么久而久之就會成為習慣的,
這樣我認為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長的,會過于依賴父母。所以我的第一個建議是你來鼓勵孩子自己自己去跟老師說!至于具體怎么個鼓勵法,這個要結合你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去跟孩子聊一聊,這種積極主動的行為,對孩子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鍛煉。如果孩子能夠做到,那么是最好的,如果做不到,那么就需要你出馬了,不要短信說,選擇電話溝通我建議你這些事情不要用短信的方式跟老師聯系,而是采用打電話溝通的方式進行,在打電話的之前,當然你可以跟老師約一個時間,或者是問一問老師是否方便。
溝通的時候肯定是先要聊一聊孩子最近的表現情況怎么樣,有哪些問題等等等等,然后再說這件事,說件事的時候首先你問問老師是不是孩子一直沒跟你提這件事啊?然后你就需要“編故事”了:孩子一直都想做這件事,我就鼓勵她好好表現,做好了老師自然就會讓你上了,但是孩子等不及總是在家說這事兒,所以你就鼓勵她讓她自己跟你說。
但是孩子的臉皮薄不好意思,所以后來問了他幾次,她都說不好意思說,我這兩天看她也不提這事兒了,想想這事兒指望她自己看來是不行了,所以干脆我替她問一問吧。你看如果有合適的機會方便的話就給她個機會體驗體驗吧一般來說這種情況老師都不會拒絕的,除非孩子真的是不適合做這些事情,但是即便是由你來完成這次機會的爭取,那么也希望你在事后依然能夠鼓勵孩子自己主動一些!而且你也可以直接跟老師提要求,讓老師跟孩子去說一說;“有什么事有什么想法,可以主動的跟我來說。
2、如何看待,旁人總是在孩子面前說,父母親偏心這個事?
我小的時候經常被人說是抱來的。不是爸爸媽媽親生的,他們逗我說你看你爸爸媽媽就是對你一個人不好。經常打你,因為我小時候確實比較調皮,所以挨打相對多點。有一次媽媽打我,我就說了,要去找自己的親爸媽,媽媽氣壞了,問我誰說的,然后找到那人吵了一架,所以大人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說這樣的話。父母也要時時注意盡量做到一碗水端平,否則對孩子的傷害很大,
3、家里三個寶貝,老二總是覺得自己是最不招人疼,總說偏心,怎么跟她談一談?
“一碗水端平”并不是時時刻刻都能保證做到的事情,父母都會在不自覺中或多或少的有一些讓孩子覺得不公平的行為。首先是受到重男輕女的思想的影響,家庭中更加偏心兒子這是中國幾千年都難以消除的“傳統思想”。就連那些一直標榜自己沒有重男輕女的父母,也多少有點這種心理,父母主要考慮到兒子一直是自己家的人,而女兒“早晚都要嫁出去”就憑這一點,也會更偏向兒子。
第二、父母偏疼更弱小的孩子,家庭中有兩個及以上的孩子,這種情況就比較多見。因為做父母的覺得最小的那個孩子更弱小,所以多半會讓大的孩子讓著偏小的孩子,可怕的是,這種心理和習慣會一直延續下去,到孩子都大了也可能改不過來。第三、父母更喜歡優秀的孩子這一種偏心的理由也是很常見的,小時候哪個孩子更聰明,看起來更有出息,父母就會更偏心他。
喜歡這樣的孩子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因為覺得自己以后要跟著他生活,要靠著他,所以就覺得這個孩子才是自己最親的孩子,所以就會更偏心一點,第四、父母更喜歡會討人歡心的孩子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喝”。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有的孩子就比較會討父母的歡心,這樣父母的心會不知不覺的往這個孩子的身上傾斜,而另一個被冷落的孩子內心會受到傷害,也會因此更加不懂得討父母的歡心,因此而和父母越來越不親近,父母也會越來越喜歡那個“會哭”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