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市委宣傳部的優缺點市委宣傳部的優點在于它是常委部門,屬于核心機構,單位級別雖然不如市政協,提拔晉升不如政協那么快,可一旦提拔了,都是實權崗位,比如到縣區擔任常委,或者去其他部門當副職,以后有提拔晉升正職的機會,成為區域內有影響力的人物,干部的成色更足、分量更重、權力更實、前景也更好,這是市委宣傳部強于市政協最明顯之處。
1、市政協和宣傳部哪個好?
如果個人有一定的推力,最理想的選擇是先到政協解決級別,再殺出來到地方或部門任職,這樣提拔晉升最快。反之沒有人脈資源加持,這兩個單位去哪個都差不多,長遠考慮個人建議選宣傳部,相對而言發展空間更大,一、市政協的優缺點市政協最大的優點是平臺高,領導職數多,提拔晉升比較容易。普通地級市的政協是四家班子之一,屬于正廳級單位,市政協主席是正廳級領導,副主席是副廳級,內設的專委和處室都是正處級,相當于市政府各組成部門的設置,單位級別有天然的優勢,
進入市政協,只要個人穩步前進,提拔一個處級領導是分分鐘的事,即便沒有實職,職級并行因為職數多,百分之百也能解決處級待遇,更遑論科級。而在其他單位別說處級,有時候解決一個正科都要費點周折,除了提拔晉升快,市政協還有一大優勢就是考核性指標比較少,工作環境相對輕松。平常的工作多數是調研、做課題,除此之外就是開會、學習,務虛的工作多,務實的事情少,工作強度和壓力比較小,
當然,這主要是指處級以上的干部,處級以下的干部比如科長,在別的單位可能算個領導,手底下還有幾個人指揮,在市政協機關多數是當大頭兵用,手下不僅沒人可用,凡事還得親力親為,其實并不見得輕松。在市政協提拔快,可因為級別高,科級不算干部,某種程度來說是利弊相依,有好也有不好,至于缺點,市政協最大的問題是出路窄,沒有強大的推力,幾乎很難轉崗地方其他部門特別是縣區任職,屬于典型的高職低權部門,以前很多人都不愿意去,現在因為環境、形勢變了,地方工作要求越來越高、難度越來越大,反倒成了香餑餑。
二、市委宣傳部的優缺點市委宣傳部的優點在于它是常委部門,屬于核心機構,單位級別雖然不如市政協,提拔晉升不如政協那么快,可一旦提拔了,都是實權崗位,比如到縣區擔任常委,或者去其他部門當副職,以后有提拔晉升正職的機會,成為區域內有影響力的人物,干部的成色更足、分量更重、權力更實、前景也更好,這是市委宣傳部強于市政協最明顯之處,
缺點是比較忙。宣傳工作也是務虛工作,想做有做不完的事,不想做可能事情也不算多,因此忙碌程度取決于主要領導的工作標準和要求,而往往負責這一塊工作的領導要求普遍比較高,事實上不高也出不了成績,因此宣傳部的同志普遍也比較忙碌。特別碰上創文明城這樣的事情,宣傳部幾乎是連軸轉,工作壓力不亞于組織部、市委辦這樣的部門,
2、在市委黨校工作前途怎么樣?
先說結論:前途可以。一,市委黨校的校長是市委副書記市委黨校一般由市委副書記擔任校長,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擔任第一副校長,此外還有常務副校長負責日常工作,市委黨校是正處級單位,常務副校長一般是正處級領導干部,和市直局委的正職級別一樣。此外還有數名副校長,一般為副處級,但也有正處級的,市委黨校的科系主任一般為正科級至副處級干部(當然理論上來說是正科級,但有很多高配現象)單位級別本身很高,學校領導又全是實權派,中層位置也很多,這樣的單位,前途上要遠勝于很多市直單位。
二,黨校的編制不僅有參公編制,也有普通全供事業編制,前途上肯定參公編制更好參公編制全稱“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編制”,與其他事業編制不同,參公編制人員的招聘和公務員一樣,通過省考、國考招錄,參公編制和公務員相比,的確有些差距,但差距不大,參公編制與公務員的差距遠大于參公編制與普通事業編制的差距。在上升途徑和前景上,參公編制的確遜色于公務員,但遠勝于普通事業編制,
三,黨校和組織部關系微妙眾所周知,組織部是“戴帽子”的地方,“跟著組織部,年年有進步”,黨校同組織部都是直屬于市委的單位/部門,但兩者關系很微妙。一方面,兼任市委黨校校長的市委副書記一般會協助市委書記負責人事等方面的工作,組織部和黨校的人同是市委副書記的“孩子”,另一方面組織部長是黨校的第一副部長,黨校的人也算是組織部長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