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假設漢口火車站為武漢北站、武昌火車站為武漢南站、武漢火車站保持不變、漢陽火車站為武漢西站,這樣可能會覺得武漢和其他城市一樣沒有多少特色。反觀武昌和漢陽,其地原為武昌府的武昌縣城、漢陽府的漢陽縣城,把一個縣改成一個區,在管理上足夠了,其后漢口與武昌、漢陽合并為武漢市。
1、武漢由三鎮組成,為何地圖上有武昌、漢陽,卻沒有漢口?
“漢口”是武漢市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武昌、漢陽并稱“武漢三鎮”,是大武漢地區的金融、商貿、對外交往中心和主要交通樞紐。同時,漢口也是武漢市委市政府以及其他市級政府部門的所在地,然而翻看武漢市政區地圖,你會驚訝的發現,在地圖上能夠找到“武昌區”、“漢陽區”,卻找不到“漢口區”的影子,這是怎么回事呢?眾所周知,漢口歷史上是中國四大名鎮之一,地處長江與漢江交匯處,東南隔長江與武昌相望,西南隔漢江與漢陽相望。
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水陸交通,使得漢口成為九省通衢、高度繁榮的商貿重鎮,近代更有“東方芝加哥”之稱,人口達近百萬之巨,已經是一座商業大都市,1923年,漢口成為中國第一個直轄市───漢口市,與武昌、漢口兩城相對,并稱武漢三鎮。其后漢口與武昌、漢陽合并為武漢市,武漢三鎮雖為一體,但各具特色。武昌行政文教占優,歷史上湖廣總督駐武昌,武漢大學、華中科技等幾十座大學云集,
漢陽工業基礎雄厚,歷史上漢陽鐵廠、漢陽兵工廠聞名海內。而漢口則是近現代化商業都會,不僅有四大名鎮的輝煌歷史,近代開埠成為通商口岸和租界,也客觀上使得漢口的城市規模、人口數量、現代化程度領先于武昌、漢陽,1949年以后,“漢口”不再是一個官方的行政區劃名稱,而是被分割為江岸區、江漢區、硚口區,正是因為漢口的城市規模、人口數量遠遠超過了一個“區”的體量。
我國法律規定,較大的市可以劃分為若干個市轄區,早在民國時期就已經比肩芝加哥,成為直轄市的漢口,當然應該劃分為若干個區來管理,反觀武昌和漢陽,其地原為武昌府的武昌縣城、漢陽府的漢陽縣城,把一個縣改成一個區,在管理上足夠了。今天的漢口,雖然不再是一個行政區劃名稱,但是在一些系統之內還是常常將它們在武漢市的機構冠以“漢口”二字,
2、為什么武漢會有武昌火車站、武漢火車站、漢口火車站、漢陽火車站這樣多個火車站的配置?
為什么武漢會有武昌火車站、武漢火車站、漢口火車站、漢陽火車站這樣多個火車站的配置?①以北上廣深等各大中城市為例,它們都是以北站、南站、東站、西站以及城市名稱為主的火車站命名,武漢只是沒有“跟風”罷了,因此讓人感覺當地火車站很多的樣子。②假設漢口火車站為武漢北站、武昌火車站為武漢南站、武漢火車站保持不變、漢陽火車站為武漢西站,這樣可能會覺得武漢和其他城市一樣沒有多少特色,
③武漢是全國七個超大城市之一,常駐人口在一千萬以上,長期獲得客流量十強城市稱號,說明本市火車站都是“物有所用”,并非某些城市的火車站一天也就幾趟列車上下客。通過數據分析,武漢列車乘客數量呈上漲趨勢,這幾個火車站的壓力也挺大的,未來還會新建其他火車站,武漢是中國老牌鐵路中心之一、也是全國十大城市之一,城市影響力逐年高升,為當地鐵路格局帶來諸多機遇,已規劃多條待修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