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湖北農(nóng)村很少看到人做新房子了。作為襄陽人,家在老河口的農(nóng)村,我之前也有考慮過到襄陽買房,但是最后沒買,武漢買房,找工作的機遇肯定大些,去東津看了幾套,但是感覺在那里沒一點人氣,而且又貴,最關鍵的是襄陽沒我的崗位,我是做it的,意味著我只能去北上廣深,那樣的話即使買房了基本也住不上,而且還要面臨每個月5000的房貸所以就放棄了這個想法。
1、年輕人都去城市里買房定居,那農(nóng)村的老家房子以后會怎么樣?
我國的城鎮(zhèn)化建設吸引了大部分年輕人進城,農(nóng)村的閑置房越來越多,將來這些老家的房子命運會如何呢?我的老家同樣是這種情況,年輕人都離開了老家,但留下來的房子都非常好,比較好的房子一般都有老年人居住,沒有租賃這回事。即使是閑置的房子,基本上沒有出售的,這并不是因為政策不允許隨便出售,而是為了保留住房子就等于留住了根,所以只要后繼有人,房子就會一直存在的,
最近我們這里正進行宅基地確權,不但是在城里買房的年輕人都進行了確權登記,而且早就在城里的人,甚至在外地的也都回家登記了,由此看來,只要不進行統(tǒng)一拆遷,硬性規(guī)定讓農(nóng)民進城住樓,雖然人口會不斷減少,但不會輕易的消失。況且有些專家并不贊同農(nóng)民進城,農(nóng)民一旦進城,生活成本增加,而且有的很難找到工作,根據(jù)目前我國的國情,讓農(nóng)民離開村莊、離開土地還不現(xiàn)實。
2、為什么湖北農(nóng)村很少看到人做新房子了?
2008年,妹夫和內(nèi)弟各花近20萬元在村里蓋了當時最好的兩層洋樓,都是給孩子將來結婚住的,時過境遷。三年前,孩子二十七八歲了還娶不上媳婦,這時兩家才慌了。妹夫家在三線城市花了140萬買房后才給外甥娶上媳婦;內(nèi)弟家在縣城花了60萬買房后才完成了兒子的婚姻大事,為什么湖北農(nóng)村很少看到人做新房子了?從上面的事例可以看出,這都是現(xiàn)代婚姻所逼的。
也就是說,當下,即便有車,有彩禮,如果你在城市沒有房子,家有兒子,很難娶上媳婦,如果自建新房,就造成了重復建設。這在農(nóng)村,兩次建房的費用一般的家庭很難承受,因此,農(nóng)村有兒子的家庭,很多人常年在外打工,他們把多年的積蓄全部用于在城市購買商品房。以前的農(nóng)村老房子不再翻修或重建,主要是老年人居住,因此,現(xiàn)在偏遠農(nóng)村很少可以看到新房子,大多是二三十年前的老房子,許多人去樓空,殘垣斷壁。
3、農(nóng)村人想買湖北襄陽房子,該不該買?
作為襄陽人,家在老河口的農(nóng)村,我之前也有考慮過到襄陽買房,但是最后沒買,也表達一下我對到襄陽買房的看法吧!大學畢業(yè),面臨各種工作壓力,考慮到以后要結婚需要房子,就有考慮在襄陽買房!18年的時候,襄陽的房價已經(jīng)很高了,市中心1萬多,東津也要7000。那時候家里可以給我一部分首付,差不多20萬吧,都知道襄陽東津大開發(fā),很多人在那里買房都覺得以后那里發(fā)展會很好。
所以去東津看了幾套,但是感覺在那里沒一點人氣,而且又貴,最關鍵的是襄陽沒我的崗位,我是做it的,意味著我只能去北上廣深,那樣的話即使買房了基本也住不上,而且還要面臨每個月5000的房貸所以就放棄了這個想法,最后在廣東中山買了一套85的兩房,總價87w,因為那里會受到廣深的輻射,至少我能住上房子!總而言之,買房,特別是第一套房,一定要買自己能住得上的!附幾張東津的圖片吧!。
4、作為一個天門市的農(nóng)村人在武漢上班,應該在天門市區(qū)買房還是在武漢買房?
建議還是武漢買,哪怕武漢郊區(qū),中央和省里觀點一直很鮮明。就是支持武漢國際化,武漢郊區(qū)房價1萬二左右,天門好一點的也快七千了,差別不是很大。武漢買房,找工作的機遇肯定大些,天門也就是住一下人而已,找個工作都難,且工資也低,是天門人,老家也一定還有樓房。畫個幾萬塊隨便裝修一下,現(xiàn)在天門鄉(xiāng)村交通也可以了,都通了水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