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五險一金的最低標準并不相同。我們在參加五險一金的過程中,實際上這個五險一金跟我們都是息息相關的,所以說它是非常重要的,總體而言,五險一金的繳費錢數實際上都相當于繳費基數乘以相應的繳費比例,樓主你好,作為企業的在職職工,那么對于這個五險一金的繳費比例是有明確的規定的。
1、五險一金最低標準是多少?為什么有的公司不給員工繳納五險一金?
實際上五險一金的最低標準并不相同。這里面有非常復雜的關系,五險實際上是指的我們社會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工傷、生育、失業等5項保險,統稱社保。社保繳費基數各地還是大同小異的,一般最低繳費基數不得低于社會平均繳費基數的60%,最高繳費基數不得超過社平繳費基數的300%,社平繳費基數是以上年度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為基礎計算的。
不過各地又有幾種不同的計算方式,有的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計算,有的是以全部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計算,住房公積金繳費基數,各地的要求更是五花八門,有的是按照60%的最低交費基數計算,有的是按照最低社會平均工資計算。總體而言,五險一金的繳費錢數實際上都相當于繳費基數乘以相應的繳費比例,五險的繳費比例并不是國家統一確定,而是當地根據5種保險的基金運行情況進行確定的。
除了養老保險之外,基本是以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結余為主,我們的職工本人繳費比例都是由法律明確規定的,養老保險8%,醫療保險2%,失業保險0.3%~1%。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是5%~12%,由用人單位確定,企業承擔部分比職工要多得多。養老保險一般按照13%~20%繳費,醫療保險一般按照6~10%繳費,工傷保險0.2%到1.62%,失業保險0.5%~1%,生育保險0.5%~1.5%,住房公積金5%到12%,
如果按照這樣的繳費比例,按照青島市2018年60%繳費基數3185元計算,用人單位每月最高負擔能達到2000元。所以,就有一些用人單位不給職工繳納社保了,用人單位不給職工繳納社保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為了降低用人成本的僥幸行為。有的人認為,降低了用工成本,萬一不被勞動監察部門發現的話,可就省心、省事兒又賺錢了,
二是只顧眼前利益的短視行為。這樣的企業一般都沒有打算長期發展,只是打算賺一波算一波,隨時準備關門的公司,根本不想做大、做強,這樣的老板腦子里只有錢。勞動者應該怎樣維權?勞動者在就業中屬于弱勢群體,確實有時候不得不在這樣的企業工作,實際上,根據《勞動合同法》有關規定,用人單位不給職工繳納社保的,職工可以提出離職并索要經濟補償金。
2、五險一金的繳納比例是多少?具體要怎么使用?
感謝邀請,更感謝樓主的提問,樓主你好,作為企業的在職職工,那么對于這個五險一金的繳費比例是有明確的規定的。一般五險一金包括的是職工養老保險,職工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還有住房公積金這5大類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的待遇,其中職工養老保險需要按照24%的比例來進行交費,那么個人承擔8%,企業單位承擔16%。
職工醫療保險需要按照8%的比例來進行交費,其中個人承擔2%,企業單位承擔6%,失業保險需要按照1%的比例來進行交費,個人承擔0.5%,企業單位承擔0.5%。工傷保險個人不承擔,企業單位承擔0.5%,生育保險個人不承擔,企業單位承擔0.4%。住房公積金個人需要承擔12%,企業單位也需要12%,不過住房公積金也可以降低到5%的最低繳費,但是個人和企業單位承擔的比例是相同的。
所以說按照這樣的承擔比例那么很明顯,我們企業單位所承擔的費用應該會更高一些,我們個人所承擔的費用會更低一些,當然作為企業的在職職工,那么自己所承擔的費用直接會從工資當中扣除,所以基本上企業在職職工是感受不到自己的繳費壓力的,我們在參加五險一金的過程中,實際上這個五險一金跟我們都是息息相關的,所以說它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