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其原因他們也說不清,只是說對河南人印象怎么不好。我從來沒有對河南人有偏見,和不滿甚至為他們鳴不平;河南人怎么了招你惹你了,說起對河南人的印象,我想很多人對河南人的都印象不好,究其原因連河南人自己也說不清,看人不能因為一個人的錯而打擊整個河南人,評論河南人的是非對錯。
1、為什么很多人對河南人評價和印象不好?河南人怎么了?得罪誰了?
說起對河南人的印象,我想很多人對河南人的都印象不好,究其原因連河南人自己也說不清!近十幾年來,在媒體的爆炸式炒作、網絡輿論的口口相傳中,河南人儼然成了“妖魔”的化身,國民中的“賤民”,騙子、無賴、強盜等字眼的代名詞,“千萬不要相信河南人”、“防火防盜防河南人”等口號也在整個中國范圍內流行,挖苦河南人的“段子”更是四下流傳。
這種赤裸裸的地域歧視,讓人不禁想問:河南人到底招誰惹誰了為什么會這樣?我本人歸納這幾點:1是在民工潮的背景下,很多河南人到外地打工,難免有部分人干些偷雞摸狗、歪門邪道的事,2是河南人教育水平比較低,外出打工的農民工素質不高,動不動隨地吐痰、說臟話,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3是河南窮,底子薄基礎差難免受人欺負,4是河南的人多資源少,不免會讓一些人投機取巧的做些讓人不齒的事兒。我2002年在北京打工的時候,由于工作不穩定,經常換工作,每當我到一家公司應聘的時候,經常會遇到負責人問我是哪里人?當我回答是山東人時他們說山東人印象不錯會考慮!如果有河南人去應聘時,他們會說招滿了或者是直接說河南人不招!究其原因他們也說不清,只是說對河南人印象怎么不好!我從來沒有對河南人有偏見,和不滿甚至為他們鳴不平;河南人怎么了招你惹你了?騙你錢了?打你欺負你了?傷害你了?難道其他地方的人就沒壞人?山東人、湖南人、廣東人、四川人等等都沒出過壞人?沒出過騙子?沒出過殺人犯?沒欺負過人?看人不能因為一個人的錯而打擊整個河南人,評論河南人的是非對錯!所有的錯都往河南人頭上扣帽子!我希望看到這片文章的朋友,不要再這樣隨便評價河南人是非對錯了!因為他們也不容易跟我們一樣有情也有愛!好了我就說到這吧!希望人與人之間相處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少一些埋怨和指責,
2、河南人的祖先來自山西大槐樹嗎?你怎么看?
河南人的祖先不一定來自洪洞大槐樹。河南之廣大,光靠遷民是不足為憑的,河南地處中原腹地,人口稠密,土地肥沃,肯定有以前的老土著河南人。歷史上洪洞大槐樹移民只是具體到了明朝洪武年間和永樂年間,據文獻記載,從明朝洪武年間(1368年)至永樂十五年(1417年)近五十年的時間閃,明朝政府在廣濟寺大槐樹下設局駐員,先后18次大規模移民于京、冀、豫、魯、皖、蘇、鄂、陜、甘、寧等18個省巿,500多個縣,進行了遷民安置。
由以上數字可以看出河南回遷來多少人,明朝洪武年間移民10次,永樂年移民8次,共計18次。下面我們在來看向河南移民的次數和人數,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八月,徏澤、潞民無業者墾河南、北田,賜鈔備家具,復三年。(《明史》卷三),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十二月,后軍都督僉事李恪、徐禮還京。先是命恪等往諭山西愿遷居彰德者聽,
至是還報,彰德、衛輝、廣平、大名、東昌、開封、懷慶等七府徏居者凡五百九十八戶。(《明大祖實錄》卷二二三),1403年“(永樂)元年八月禮部議奏:山東、山西、陜西、河南四布政司就本布政司編成里甲上悉從之”。(《明太宗實錄》卷二十一),可見以上數字,洪洞向河南遷民極少。就我們中牟縣而言,據《中牟縣志》、《中牟縣地名志》記載,
3、生活中,你們有沒有接觸過河南人,對河南人的印象如何?
2008年暑假,帶著兒子去河南玩,一到鄭州火車站,就遇到一個操著河南話的中年婦女,熱情地問我們住酒店不,還被她“熱情”地拉著去看酒店的情況,七十塊錢一晚上,沒想到,鄭州火車站這些拉客住宿的,熱情的和西安簡直不一樣。2008年暑假,再剩下幾天就要開學了,帶兒子出去旅游的計劃還沒有實現,時間不等人,網上查了一下后,馬上訂了兩張鄭州的火車票,開始了開封、旅游、洛陽之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