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鄭州西區的規劃我認為鄭州西區目前可以大致分為三個片區,北面高新技術開發區,開發建設較早,也是鄭州的科技園區;中部是正在建設常西湖新區,以四個文化中心為核心;南部是鄭州提出的二七運河新區。古代沒有動力揚水,京杭大運河里的水從哪兒來的,所謂兩翼其中的一翼便是將鄭州西區常西湖一帶建設成為中央文化區,對滎陽的撤縣改區也說明了鄭州在變大的同時并不是一味的發展東區,而是側重東區,向四面擴展,而鄭州西區距離鄭州南北中心軸也是近在咫尺。
1、設計圖來了!鄭州汴河遺址公園如何再現大運河繁華?
哎呀,現在的鄭州真是什么都要搶啊。我們知道大運河的源頭之一是在洛陽,重要節點城市是開封,而鄭州呢,雖然運河流經這個地方,卻從來沒有過特別輝煌和繁華的時代,永遠被洛陽和開封壓著。汴河的汴,也屬于開封的專用字,無論是唐代的汴州還是后來的汴京,再到現在開封市的簡稱,可以說這個汴字一直都是屬于開封專用的,并沒有哪座城市為這個搶過,
現在好了,自從鄭州橫空出世,為了彌補自身文化的短板,可以說搶起來無所不用其極。大家都知道的傳世巨作清明上河圖,所描繪的就是北宋東京城里汴河的繁華景象,按道理說,汴河遺址公園怎么著也該建在開封吧。奈何人家是省會,在目前提高省會城市首位度的大前提下,咱們是敢怒不敢言呀!再比如說商丘,明明是在全國都數得上的交通樞紐,卻楞是發展緩慢,
還有洛陽,呼南高鐵讓誰說都是一條直線由濟源經過洛陽向南。可前兩年就有繞道鄭州的說法,其實呢,拋開現在這些因素不談,大運河想重現過去的繁華,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現代交通工具的改變,早已經不是那個舟輯運輸的時代,取而代之的高鐵、飛機和高速公路四通八達,快捷便利。所謂的再現繁華只不過是一個除了游玩的場所之外,剩下的只有回憶和夢想,
2、古代沒有動力揚水,京杭大運河里的水從哪兒來的?
京杭大運河,是我國乃至世界上最長,最古老的人工運河。京杭大運河開掘經歷了漫長歲月,上千年的歷史,春秋時代開鑿,興建于隋朝,完善應用于唐、宋、元、明、清等時期,對我國南北方經濟農業發展、文化交流、民族融化、鞏固政權、南糧北運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中國的“第二黃金水道”,與我國的萬里長城齊名。京杭大運河,全長1794公里,是世界上著名的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長度的數倍,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運河南起杭州,北到北京,途徑浙江省、江蘇省、山東省、河北省、天津市和北京市;南北貫通了錢塘江水系、長江水系、淮海水系、黃河水系、海河水系等;京杭大運河分為四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
京杭大運河,全長1800公里,沿途地形復雜,地勢落差較多,具有三起三伏的特點,北京海拔為43.5米,杭州的海拔為19米,平均落差在一般在20~40m之間,炎黃子孫聰明之處,在于選擇了沿海地區的黃海海平原和長江下游平原,開鑿世界上這條著名的運河。古人利用截直道使曲、筑堰擋水、復閘等,是解決運河落差問題最簡單最直接的辦法,證明了古人的聰明智慧,
然而落差問題,還是給運輸帶來諸多不便,船舶行駛,主要靠人力劃漿,纖夫拉纖,運氣好時,可順風行舟使舵。然后,古代沒有動力揚水,京杭大運河里的水從哪兒來的?京杭大運河的河流方向、河水水源和河水排蓄條件在各段均不相同,情況復雜,京杭大運河,連接了錢塘江水系、長江水系、淮海水系、黃河水系、海河水系的中國五大水系,雖然古代沒有動力揚水,但是五大水系依然是京杭大運河水源的主要來源。
3、鄭州西邊的發展前景如何?
感謝邀請,鄭州西邊的發展是非常可觀的,除鄭東新區外,西區也會首先承接鄭州的優勢資源,先看鄭州的總體規劃在2018年鄭州啟動了到2035年城市規劃,準確的來講,是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行動綱要,其中就有“一心兩翼”,加快新鄭、中牟、滎陽撤縣改區的規劃。所謂兩翼其中的一翼便是將鄭州西區常西湖一帶建設成為中央文化區,對滎陽的撤縣改區也說明了鄭州在變大的同時并不是一味的發展東區,而是側重東區,向四面擴展,而鄭州西區距離鄭州南北中心軸也是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