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放開落戶之后,新落戶人口當中外省人口占比不足8%,加之河南還有外出務工及就學人口一千多萬,所以盡管鄭州背靠河南這個人口大省,人口吸引力未必就強于西安。總之,河南依然是名副其實的人口大省,也希望以后能將人口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讓更多的人提高生活水平,改善河南民生。
1、河南號稱“農業大省”,那河南產的糧食到底有多少?大概能養活多少人?
河南是我國的農業大省,但卻不是最大的。如果以第一產業增加值的金額來看,河南省排名全國第三,僅次于山東和四川,農業大體上可以分為農林漁牧4個方面。河南的優勢主要體現在糧食種植業,河南省的耕地面積和糧食產量均位居全國前列,兩者占全國的比重均在10%左右。2018年河南省糧食種植面積1090萬公頃,折合1億6350萬畝,占全國的比重約為10%,
如年河南省,糧食總產量6649萬噸,也就是1330億斤,排名全國第二,僅次于黑龍江省。這1330億斤的糧食產量中,小麥產量720億斤,玉米產量470億斤,兩者合計占了糧食總產量的89%,那我們現在來算算河南省一年的糧食產量能夠養活多少人口?只簡單的計算主糧。按國際標準,成年人每人每天消耗0.48公斤主糧,一年就是350斤,
以此計算河南一年的糧食產量可以養活3.8億人口——約占全國人口總量的27%。但是人不能光只吃主糧,加上其他糧食加工品,一個人一天的糧食消耗量約為0.75公斤,一年就是550斤,那么河南1330億斤的糧食,以養活2.42億人口——約占全國人口總量的17%。以此來看,河南的農業對全國的貢獻還是比較大的,河南省人口占了全國的7%,但糧食產量卻達到10%。
2、河南省有多少人口?
感謝邀請,根據2017年的最新數據,河南戶籍人口1.0853億,常住人口9559萬人,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中河南省的戶籍人口依然是全國第一,從河南省的常住人口變化可以看出,河南是典型的勞務輸出大省,每年向外省輸送幾百萬人。南方工廠的興衰和河南經濟的發展也在影響著河南的常住人口,隨著這些年河南承接產業轉移規模的擴大,中原崛起戰略的實行河南返鄉人數增多,常住人口增加,
河南人口最多的市是南陽市,總人口超過千萬,常住人口八百多萬;人口最少的市是濟源市,常住人口73萬人,也是河南除鄭州外唯一的人口輸入地市。人口最多的縣是南陽鄧州市,戶籍178萬,常住人口143萬;人口最少的縣是義馬市,僅有14.6萬人,當然人口的多少和行政管轄面積有很大關系。總之,河南依然是名副其實的人口大省,也希望以后能將人口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讓更多的人提高生活水平,改善河南民生,
3、河南作為人口大省,十七個地級市中哪個城市最適合居住和生活?
感謝網友的提問,感謝你對河南省十七個地級市的關注!關于“河南作為人口大省,十七個地級市中哪個城市最適合居住和生活?”這個問題,從題目的重點暨最適合居住和生活,也就是關于宜居的話題。我將參考近期由河南省相關機構公開發布的資料作為答案,參照河南省《宜居城市評價指標得分及排名》數據顯示,全省十七個地級市和一個省管市的宜居排名依次是:許昌、漯河、濟源(省管市)、焦作、濮陽、鶴壁、駐馬店、三門峽、新鄉、洛陽、開封、鄭州、南陽、安陽、信陽、平頂山、周口、商丘。
4、河南人口近億,陜西常住人口約四千萬,兩省的省會城市發展動力差別在哪?
個人認為西安未來發展定位更高,產業格局更高,簡單說幾點,第一,西安的實力無法用GDP衡量,名校數量、大學數量、科研院所數量、科技企業數量都是幾倍于鄭州,這些非經濟領域的優勢很難通過肉眼察覺,但對于企業和人才的吸引卻很強勁。因此西安這幾年對于中高端產業的引進明顯強于鄭州,這些布局對于未來競爭至關重要;第二,西安是整個西北唯一的國家中心城市,其在生育范圍以外的影響力遠遠大于鄭州,這一點通過外省人口吸引力就以看出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