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入川時,如果把鎮守荊州之人由關羽改為趙云會怎么樣。同時,趙云又和關羽有"天壤之別",這個主要體現在性格一上,可以論資歷,趙云和關羽沒有可比性,如果當時荊州真的換了趙云駐守,情況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呢,如果趙云來鎮守荊州,第2條和第3條理由是不存在的。
1、諸葛亮入川時,如果把關羽換成趙云鎮守荊州會怎么樣?
諸葛亮入川時,如果把鎮守荊州之人由關羽改為趙云會怎么樣?絲語認為,這是一個既受當時的條件制約,又是讓諸葛亮感到很無奈的選擇,要搞清楚諸葛亮為什么最后決定由關羽駐守荊州,必須弄清楚在里面的前因與后果。話說劉備以龐統為軍師一路進軍到達涪城的時候,先有廣漢人彭羕獻計救了其數萬人性命,并對劉備說:罡星在西方,太白臨于此地,當有不吉之事,切宜慎之,
后有諸葛亮特遣馬良奉書告劉備說:亮夜算太乙數,今年歲次癸巳,罡星在西方,又觀乾象,太白臨于雒城之分:主將帥身上多兇少吉。切宜謹慎,值此惑疑之際,劉備原本是打算回荊州與諸葛亮從長計議征伐西川之事的。無奈龐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私自臆斷諸葛亮是害怕他取了西川,立了功,特意奉書阻攔他,于是,再三催促劉備進軍攻取西川,最后不僅偷雞不著蝕把米,自己也在落鳳坡遇險被張任亂箭射死,還讓劉備在涪城陷入了進退兩難,不得不修書搬諸葛亮前來解圍救困的境地。
其實,諸葛亮入川,留關羽駐守荊州是劉備的主意,諸葛亮本來是想要換人駐守荊州的,但無奈“上意”難違,最后,只好再三囑咐關羽:北拒曹操,東和孫吳!可以說,諸葛亮之所以最后將駐守荊州的重任交給了關羽,也心有無奈,不得已而為之,所以,后面有關羽大意失荊州的結局,關羽自己要承擔主要責任,劉備其次,諸葛亮最多只能是第三“責任”人,
如果當時荊州真的換了趙云駐守,情況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呢?絲語認為,說小了荊州的歷史會改寫,說大了三國的歷史得改寫。第一,憑借趙云的成熟與穩重,他一定不會違背:“北拒曹操,東和孫吳”的原則及策略,所以,他不會給東吳偷襲荊州的機會,守住荊州也就不是問題,第二,如果由趙云駐守荊州,他一定會時刻把荊州的安穩當作自己的第一要務,更不會冒險進攻襄樊,確保荊州的防守固若金湯。
2、如果趙云和關羽一起守荊州,能否守住?
許多人都提出這個假設:換做趙云,能不能守住荊州?五虎將是三國演義的說法,是拔高了趙云的,真實的情況是,劉備占據益州以后,除了荊州的關羽兵團,其余大部分兵力是被張飛控制的。劉備擁有漢中以后,魏延任漢中太守,但魏延的漢中太守兵力有限,只是利用地利防守長安方向的壓力而已,魏延是沒有能力北伐的。武圣關羽,忠義無雙張飛攻略益州,義釋嚴顏當初劉備征西川,龐統戰死,劉備進退維谷,
此時,張飛率眾援助劉備,留下關羽鎮守荊州。此時,荊州是劉備唯一的根據地,萬萬不能有失,關羽鎮守荊州,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根本不存在趙云守荊州的問題。無論能力還是地位,以及對荊州士族的壓制,只有關羽能夠做到,趙云,差的很遠。張飛率領諸葛亮、趙云攻略西川,最終劉備占據益州,沒有錯,是張飛率領部隊援助劉備的,也只有張飛可以做主將。
此時的趙云只是偏將,而諸葛亮只是幕僚而已,此時諸葛亮沒有任何軍權,不要被三國演義帶偏了。只有關羽鎮守荊州,張飛當大將軍【只是類似大將軍,畢竟,益州的軍事主帥,只能稱為益州校尉】,劉備才能放心,關羽和張飛都是文武全才,這才是真實的關羽和張飛。至于關羽失荊州是各種因素造成的結果,不是關羽個人的原因,關羽最起碼可以坐鎮荊州,趙云連坐鎮荊州的資格都沒有。
3、三國時期,如果是趙云守荊州,會不會比關羽好一些?
如果讓趙云守荊州,肯定能守住,其實荊州的丟失,主要是政治原因,主要責任人是劉備。大家來仔細聽我講講“失荊州”到底是怎么回事,公元21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決定了歷史的走向,這一年中,劉備集團發生了一系列重大的事情:現在來看一下關羽北伐襄樊之前的戰略形勢:漢中大戰,曹操爭奪漢中失利,退守長安,劉備占據了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