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許多朝代都選擇定都洛陽,一百余位帝王都選擇了洛陽,洛陽之所以被那么多帝皇喜歡則是因為洛陽南面是熊耳山,西面是函谷關,北面是黃河邙山,所以洛陽的地理位置非常好,是一個擁有天險的城市,洛陽十三朝古都的美譽洛陽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
1、洛陽具體算是多少朝古都?
洛陽是九朝古都,從小就知道這件事。至于十三朝之說我不認可,因為按照西安的定都方法,洛陽可能不止十三,要知道西安還在長!九朝古都這個稱號的含金量遠高于西安的十三朝,這是乾隆御批的,那是陜西人自己吹的,完全不是一個概念。乾隆時期的史料比現在的史料更齊全,畢竟當時沒有大規模的外國入侵,歷史資料更完善,乾隆皇帝唯一稱贊過的古都洛陽,根本沒有提西安的事,西安人因此仇恨乾隆,好尷尬。
2、洛陽至今埋葬了多少個帝王?
在河南洛陽北部,有一座海拔300米的小山,別看山不高,卻埋葬了中國歷朝歷代共計24位皇帝,堪稱中國之最!這座山就是——北邙山,為什么古人都愛“死葬北邙”?有句老話叫“生在蘇杭,死葬北邙”,蘇杭自不必說,江南向來都是魚米之鄉,數一數二的風流繁華之地,自宋室南遷后更是中國的經濟文化中心,如畫卷般的美景更是令人神往。
唐代詩人王建有詩云:\
歷朝歷代的這些皇帝,生為帝王,居“天之下中”,從這里可掌控天下,死成列祖,仍“宅滋中國”,在這里可“恩澤華夏”,陰及后世。所以邙山自古為帝王最理想的埋骨所,千年以來,帝王臥之,將相寢之,名人趨之,富豪貴之,百姓榮之,日見其盛,歲見其壽,據《河南府志》記載,自邙山之首白馬山,往西到神尾山,凡三十三峰,經澠池、新安、洛陽、孟津、偃師、鞏縣六縣,東西長三百八十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