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都最著名的十大特產排名圖片
1、于都梾木油:梾木油是于都縣特有的傳統食用油,有200多年歷史,以光皮梾木果實為原料生產加工制成。
2、峽山道菜:這種野菜名為大蔸菜,獨產于于都縣羅坳鎮峽山山區。當地村民根據祖傳手藝,將大蔸菜曬干后,配以辣椒、精鹽、植物油等佐料,經過一年的精心腌制,做成味甘甜香的道菜。
3、盤古茶:于都盤古茶歷史悠久,據同治版《贛州府志》記載,盤古茶為元初至乾隆年間的皇室貢品。
4、于都柿子:有“柿子之鄉”譽稱的于都縣,每年大盒柿、牛心柿、枇柿屢獲豐收,預計全縣產柿子總產可達百萬公斤。
6、高山青草奶:高山青草奶乳酸菌飲料系江西第一高山牧場,于都屏山牧場出口的綠色健康飲品。
2. 成都特產排行榜
十大成都特產
本榜單選擇產于成都本地便于攜帶知名度高的成都特產。
郫縣豆瓣
郫縣豆瓣是著名成都特產與四川特產,中國地理標志產品。是四川三大名瓣之一。它在選材與工藝上獨樹一幟,與眾不同。香味醇厚卻未加一點香料,色澤油潤卻未加任何油脂,全靠精細的加工技術和原料的優良而達到色、香、味俱佳的標準,具有辣味重、鮮紅油潤、辣椒塊大、回味香甜的特點,是川味食譜中常用的調味佳品,有“川菜之魂”之稱。其制作技藝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蜀錦蜀繡
蜀錦是四川成都地區生產的絲織提花織錦,是成都本地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科技產品與奢侈品,屬于國寶級產品。蜀錦多用染色的熟絲線織成,用經線起花,運用彩條起彩或彩條添花,用幾何圖案組織和紋飾相結合的方法織成。
四川古稱“蜀”、“蜀國”和“蠶叢之國”,這里桑蠶絲綢業起源最早,是中國絲綢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蜀錦興于春秋戰國而盛于漢唐,因產于蜀地而得名,在我國傳統絲織工藝錦緞的生產中,歷史最悠久,影響最深遠。
起源于戰國時期中國四川省成都市所出產的錦類絲織品,有兩千年的歷史,大多以經線彩色起彩,彩條添花,經緯起花,先彩條后錦群,方形、條形、幾何骨架添花,對稱紋樣,四方連續,色調鮮艷,對比性強,是一種具有漢民族特色和地方風格的多彩織錦。它與南京的云錦、蘇州的宋錦、廣西的壯錦一起,并稱為中國的四大名錦.2006年,蜀錦織造技藝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都蜀錦織繡博物館是蜀錦工藝的傳承單位。蜀錦也是日本國寶級傳統工藝品京都西陣織的前身。
蜀繡又名“川繡”,是以成都為中心的川西平原一帶的刺繡,刺繡是在絲綢或其他織物上采用蠶絲線繡出花紋圖案的中國傳統工藝,直到現在仍然是國家級工藝品。
蜀繡最早見于西漢的記載,當時的工藝已相當成熟,同時傳承了圖案配色鮮艷、常用紅綠顏色的特點。清代確立了“蜀繡、蘇繡、湘繡、粵繡”為中國四大名繡。
2006年5月20日,蜀繡經國務院批準入選第一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2年12月,蜀繡正式被中國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漆器竹編
漆器是一種用生漆涂敷在器物胎體表面作為保護膜制成的工藝品或生活用品。表面被涂過漆的胎體經過反復多次的髹涂后,不僅堅固耐用,多樣的裝飾使器物色澤華麗。中國的熗金、描金等工藝品,對日本等地都有深遠影響。漆器是中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方面的重要發明。
成都漆器是中國四大漆器之一,具有獨特漢民族風格和濃郁地方特色的藝術珍品。成都漆器又稱鹵漆,歷史悠久,以精美華麗、光澤細潤、圖彩絢麗而著稱。2006年5月20日,該技藝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川西平原是竹林叢叢,成都是竹編之鄉,以崇慶竹編最有名,竹編制品是當地傳統的四川特產,距今已有300多年的編織歷史。崇慶竹編品種繁多,除竹兜、竹籃、竹盤、竹碗、竹扇、竹燈籠、竹盒外,有竹凈百 圓鑼、竹套三花提籃、竹筷簍、竹紙簍、竹花插、竹通花稀篾碗、竹船型書兜、竹花 兜等。另外,還有竹編玩具,花色品種達200多種。在四川竹編里面,崇慶竹編和江安竹編以實用器為主;青神竹編偏重藝術,多次在國際上獲獎。
水井坊
水井坊白酒酒坊位于中國成都老東門大橋外,是一座元、明、清三代川酒老燒坊的遺址,是中國歷史上最古老的白酒作坊。2001年6月25日由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后,又被載入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世界上最古老的釀酒作坊”。水井坊遺址的發掘極大地豐富了中國傳統酒文化研究的內容,填補了中國古代酒坊遺址、釀酒工藝等方面的考古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