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民國省份地圖
我國是一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國家,同時,我國又是一個海洋大國,我國的海岸線總長度為三萬多公里,大陸海岸線有18000多公里,島嶼海岸線有12000多公里,靠海的省份有遼寧省天津市,河北省,山東省,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臺灣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和海南省
2. 民國時期各省地圖
河北,山東,山西,陜西,湖北,安徽,
3. 民國時期中國省份地圖
中國各省陸地面積排名:
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面積166.49萬平方千米;
2、西藏自治區,面積122.84萬平方千米;
3、內蒙古自治區,面積118.3萬平方千米;
4、青海省,面積72.23萬平方千米;
5、四川省,面積48.6萬平方千米;
6、黑龍江省,面積47.3萬平方千米;
7、甘肅省,面積42.59萬平方千米;
8、云南省,面積39.41萬平方千米;
9、廣西壯族自治區,面積23.76萬平方千米;
10、湖南省,面積21.18萬平方千米;
11、陜西省,面積20.56萬平方千米;
12、河北省,面積18.88萬平方千米;
13、吉林省,面積18.74萬平方千米;
14、湖北省,面積18.59萬平方千米;
15、廣東省,面積17.97萬平方千米;
16、貴州省,面積17.62萬平方千米;
17、河南省,面積16.7萬平方千米;
18、江西省,面積16.69萬平方千米;
19、山東省,面積15.79萬平方千米;
20、山西省,面積15.67萬平方千米;
21、遼寧省,面積14.8萬平方千米;
22、安徽省,面積14.01萬平方千米;
23、福建省,面積12.14萬平方千米;
24、江蘇省,面積10.72萬平方千米;
25、浙江省,面積10.18萬平方千米;
26、重慶市,面積8.24萬平方千米;
27、寧夏回族自治區,面積6.64萬平方千米;
28、臺灣省,面積3.6萬平方千米;
29、海南省,面積3.54萬平方千米;
30、北京市,面積16410.54平方千米;
31、天津市,面積11966.45平方千米;
32、上海市,面積6340.5平方千米;
33、香港特別行政區,面積1106.34平方千米;
34、澳門特別行政區,面積32.8平方千米。
4. 民國的省份地圖
1、浙江:位于東臨東海,北連長江三角洲,與江蘇省接壤,太湖位于兩省之間,東北一角鄰上海市,西界安徽省和江西省,南連福建省;
2、安徽:東連江蘇、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鄰江西,北靠山東;
3、山東:境域包括半島和內陸兩部分,山東半島突出于渤海、黃海之中,同遼東半島遙相對峙;內陸部分自北而南與河北、河南、安徽、江蘇4省接壤;
4、直轄市上海:地處太平洋西岸,亞洲大陸東沿,長江三角洲前緣;東瀕東海,南臨杭州灣,西接江蘇、浙江兩省,北界長江入海口,長江與東海在此連接
5. 民國地圖高清版大圖 省份
煙臺在濱州的正東方,大約在450公里
6. 民國省會地圖
首先,四川省會為成都市,成都市的地圖可以用你的手機、電腦、iP等電子產品尋找成都市的城市地圖。
其次,你還可以使用紙制地圖等圖紙查看。
最后,我作為一個四川人,我愛我的家鄉,四川省是美麗的地方,省會成都市位于四川盆地中,坐落于成都平原。
7. 民國中國省級地圖
各省之間的省份劃分曲曲折折的,很少能找到一條直線,基本上都是曲線。相比于中國的省份劃分線,外國的省份劃分線就橫平豎直,有一些強迫癥不能理解為什么要這樣劃分。其實古人幾千年的智慧全部濃縮到省份劃分線里面了,我國的省份劃分線也不能像其他國家那也橫平豎直。
大致劃分
中國省份劃分線最初就是根據山川河流進行大致劃分的,唐朝根據山川河流把天下劃分十道。河北道和河南道的劃分線就是黃河,這一點其實是最好理解的,也是最好解釋的。古代車船州馬不便,所以古代老百姓也很少走動到遠方,人口流動性特別低。人口流動性低,那么就會產生地方文化。我們就舉一個例子,在一些山區有一個現象叫“隔山不同音”,意思就是僅僅隔了一座山,兩邊的百姓說話口音就會有不同。為了避免這種矛盾,所以就根據山川河流大致劃分了一下。
精細劃分
這一點其實看陜西就能看出來了,陜西的劃分就是精細劃分的縮影。陜西分三個組成部分,分別為:陜北、關中、漢中。關中是四塞之地,八百里秦川沃土更是讓關中成為一個絕佳之地。易守難攻而且還能自供自給,這樣的地方一度被成為封建王朝首都。但是關中有一個缺點,那就是來自北方游牧民族的騷擾。河套自古就是養馬場,而且這個地方奇襲長安只需要兩天時間,其他地方根本就反應不及。勤王部隊還沒趕到,長安就被攻破了。為了解決河套地區的威脅,陜北被劃入陜西,這樣就有了緩沖帶。而且可以西出河套,山西等地也可以通過這里策應關中。
南邊的四川就不老實了,自古以來就是絕佳的造反之地,查一查四川的歷史你就會發現這個地方有多不老實。兩千多年來,四川一共造反140多次,是歷代皇帝都警惕的地方。四川之所以能造反還是以來山川優勢,蜀道難于登天,于是就造就了四川天險之地。為了避免四川造反,所以把漢中劃分給陜西。如果四川還想造反,那軍隊通過漢中殺入成都,任由四川百萬雄兵也無濟于事。
所謂的精細劃分就是為了避免有的地方因為占據山川河流等天險而造反,通過一些手段把天險破開,避免節度使擁兵自重或者軍閥割據的情況出現。漢中歸陜西,四川無力造反。安陽一帶歸河南,那么河北就不能憑借黃河天險造反(朱元璋北伐的時候就在這里吃虧了)。而且山西也不老實,安陽一帶劃分給河南就是為了遏制河北和山西。如果山西和河北造反,那么兵出河南可以襲擊山西晉城以及河北南大門邯鄲。這一點其實看地圖就很能理解了,所以就不多解釋了。
經濟劃分
省份劃分其實也有一部分經濟原因,那就是富的弄窮,窮的弄富。我們拿陜西舉例,陜北是比較窮的,一旦發生什么自然災害根本沒錢賑災。那此時就需要關中和漢中接濟了,畢竟兩個可是大戶。還有就是富的弄窮,江南省就是因為太有錢所以被一拆為二。這個也對社會和平起了一定的貢獻,很多地方其實都有這種現象。
?
人文劃分
這一點就是針對一些少數民族的,云貴川一直是少數民族聚集地,而且還有一些地方是少數民族自治區,比如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的省份劃分是特別復雜的,絕對不是那種隨隨便便劃分的,如果你覺得劃分的有古怪,那就代表一定有故事。
8. 民國省份地圖高清版
最新圖設置高清版,可以用藍牙連接到手機上進行切換。
9. 民國行省地圖
元代在中央設立中書省,在地方設立十個左右的行中書省,職官設置同中央,以總攬地方庶政.元代的行省制很好地解決了古代經濟文化落后條件下龐大帝國內中央和地方的權力分配問題,所以后來被長期沿襲.直至今天.
行省的二元化特點、中央政府對行省的有效控制、行省內部權力的相互牽制、行省大權的歸屬、行省的劃分特點有利于中央集權,元代的行省制度雖然與唐宋以來漢族社會日益強化的中央集權觀念確實有很大的抵觸,但它作為元代社會發展的產物,還是起到了它在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治的目的,同時也對后世的政治制度尤其是地方行政區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