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竹編
漆器是一種用生漆涂敷在器物胎體表面作為保護膜制成的工藝品或生活用品。表面被涂過漆的胎體經過反復多次的髹涂后,不僅堅固耐用,多樣的裝飾使器物色澤華麗。中國的熗金、描金等工藝品,對日本等地都有深遠影響。漆器是中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方面的重要發明。
成都漆器是中國四大漆器之一,具有獨特漢民族風格和濃郁地方特色的藝術珍品。成都漆器又稱鹵漆,歷史悠久,以精美華麗、光澤細潤、圖彩絢麗而著稱。2006年5月20日,該技藝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川西平原是竹林叢叢,成都是竹編之鄉,以崇慶竹編最有名,竹編制品是當地傳統的四川特產,距今已有300多年的編織歷史。崇慶竹編品種繁多,除竹兜、竹籃、竹盤、竹碗、竹扇、竹燈籠、竹盒外,有竹凈百 圓鑼、竹套三花提籃、竹筷簍、竹紙簍、竹花插、竹通花稀篾碗、竹船型書兜、竹花 兜等。另外,還有竹編玩具,花色品種達200多種。在四川竹編里面,崇慶竹編和江安竹編以實用器為主;青神竹編偏重藝術,多次在國際上獲獎。
水井坊
水井坊白酒酒坊位于中國成都老東門大橋外,是一座元、明、清三代川酒老燒坊的遺址,是中國歷史上最古老的白酒作坊。2001年6月25日由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后,又被載入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世界上最古老的釀酒作坊”。水井坊遺址的發掘極大地豐富了中國傳統酒文化研究的內容,填補了中國古代酒坊遺址、釀酒工藝等方面的考古空白。
水井坊上起元末明初,歷經明清,下至當今,呈“前店后坊”布局,延續六百余年從未間斷生產,是我國現發現的古代釀酒作坊和酒肆的唯一實例,有力地佐證了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之”的觀點。水井坊遺址是迄今為止最全面、最完整、最古老、最具有民族獨創性的酒坊,作為中國白酒的源頭,其史學價值堪與“秦始皇兵馬俑”媲美,并被國家有關部門譽為“中國白酒第一坊”。坊間數百年來酒坊與技藝流傳并存至今,是活著的文物,被譽為“中國白酒的一部無字史書”。由于它填補了我國酒坊遺址專題考古的空白,被國家文物局評為“1999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文君酒
文君酒產自四大酒鄉之一的邛崍市,是四川省知名白酒,自明朝萬歷年間開始釀造。邛崍古稱臨邛,是漢代賦圣司馬相如之妻,卓文君的故里,故酒名“文君酒”。此酒用大麥和小麥混合制成的酒曲為糖化發酵劑,再經混蒸、混燒、陳貯等過程釀制而成。
“一曲鳳求凰,千載文君酒”,文君酒有一段優美的愛情故事:兩千多年前臨邛(現為邛崍)富家女卓文君,眉如遠山面如芙蓉,琴棋書畫,才貌雙全。一次其父在家設宴款待賓客,被“辭賦家”司馬相如一曲大膽表露愛意的《鳳求凰》打動,決定沖破門第,放棄家族富貴,與心愛相守一生,私下約定離開臨邛,奔往成都。相如家徒四壁,為生活所迫,兩人返回臨邛。變賣所有財物,開設“文君酒肆”,取店后之井水釀酒。文君當壚賣酒,一對佳人才子肆中賣酒,成為當地一大美談。因他們釀造的酒醇正芳香,入口甘美,開業伊始便賓客滿座,生意興隆。從此,兩人白天賣酒,晚上鼓琴作賦,生活風雅而甘甜。
蒲江米花糖
米花糖是用糯米、花生、芝麻等為原料經發酵、砂炒等膨化過程做成的熟食品。蒲江米花糖又名豬油米花,舊時俗稱谷花,是民間在春節期間祭祀祖先的供品和走親訪友的年貨禮品。作為四川省傳統零食之一,蒲江米花糖不但具有香甜酥脆,而且攜帶食用方便,保質期長。
蒲江米花糖相傳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蒲江縣志》記載:民國10年(1921)年蒲江米花糖即已馳名,建國前各糖果糕點作坊在生產米花糖時,為競相博名各有創新,其中尤以城關的“聚香村”、“榮吉祥”、“永和號”和壽安鎮的“同鑫號”產品為佳。
新繁泡菜
新繁泡菜為成都市名優傳統乳酸發酵食品。新繁泡菜脆嫩芳香,風味獨特,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氨基酸。有解膩、開胃、健身的功能。
新都區國有新繁泡菜廠專業生產。品種有3大系列、35種,年產量5000噸。 主要原料是蔬菜、食鹽和若干輔料。先后榮獲 部、省、市優產品,成都名小吃,國家級“星火計劃”全國菜籃子 工程,旅游商品等金獎6枚。新繁牌商標被為四川省著名商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