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都江堰必玩的景點
集安市:位于吉林省東南部,隸屬于吉林省通化市,區域面積3354.90平方公里,境內旅游資源極為豐富,素有“東北小江南”的美譽,著名的景點有:五女峰國家森林公園、鴨綠江風景區、高句麗王城、云峰湖風景旅游度假區、老虎哨清水山莊旅游度假區等。
五女峰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吉林省集安市北部,森林公園共有較大山峰26座,其中海拔1千米以上的17座,海拔最高的1337米、最低的693米。在各座山峰中,以五女峰最為壯觀。即天女峰、玉女峰、參女峰、秀女峰、春女峰。
鴨綠江國境旅游區:位于吉林集安市內,與朝鮮隔江相望。旅游區內地質地貌景觀獨特,是具有江南景色的鴨綠江谷地風景帶。這里地質地貌景觀獨特,具有江南景色的鴨綠江谷地風景帶,可見許多緊逼江水、雄偉陡峻的斷層三角面及怪石嶙剛的花崗崖和峰林、河漫灘、江島景觀。
高句麗王城文化遺址:位于吉林省集安市,是高句麗王朝的遺跡,包括國內城、丸都山城、王陵(14座)及貴族墓葬(26座)。國內城、丸都山城(始名尉那巖城)是高句麗早中期(公元1-5世紀)的都城,其特點是平原城與山城相互依附共為都城。集安其他的人文景點還有聞名海內外的“洞溝古墓群”,“東方第一碑”的好太王碑,“東方金字塔”高句麗王陵等。
云峰湖風景旅游度假區:位于吉林集安市,云峰湖兩岸高山聳立,峽谷深澈,云霧繚繞,置身其中如臨仙境,岸上鳥鳴,水中魚躍,藍天白云,青山碧水構成一幅幅 秀麗的湖光山色,使游人大飽眼福,心曠神怡,流連忘返,是游客體會回歸大自然真諦的首選去處。
老虎哨清水山莊旅游度假區:位于吉林集安市,景區秀風疊翠、萬木碧綠、花草眾生、群鳥啼鳴。那蒼松亭亭,屹立在奇峰之巔。是一個生態旅游與中朝邊境旅游相結合的旅游景區,可領略“神龜”、“小漓江”、“金龍灣”等景觀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異國風情
9. 都江堰周邊一日游最佳景點有哪些
西安周邊|闖入山間的童話世界—山有白鯨,我有你
炎熱的夏天,恰逢周末,很適合逃離城市的聒噪,走進大自然,呼吸清新的空氣,吹吹山里的涼風,看看藍天、白云、綠樹、青草,享受這夏意盎然與片刻寧靜。210國道上,距離西安大約30-40公里左右,山與白鯨,一個浪漫而心動的名字,很想置身其中,一探究竟。
? 地址:210國道竹園子東行100米,開車大概1個多小時(導航準)
??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 10:00—19:00
?? 停車:好停車,店對面有停車位,不過不是很多
? 有奶茶、氣泡水、星冰樂、水果茶;甜品、三明治
?人均22元左右
?? 白鯨親吻 ?23元
白鯨親吻是一杯藍色氣泡水,因為名字比較浪漫,所以點了它。顏值真的很高??藍色調,主體是薄荷和檸檬的味道,薄荷味出眾,很清爽,很有夏天的味道~
?? 水嶺日落 ?22元
名字很美,氣泡水的顏色很像落日余暉,主體是西柚味,加之檸檬的清香,像極了夏日傍晚等待已久的那場日落,美好而治愈。
?下午一點多到的已經沒有啦,只有三明治。很遺憾沒吃上。看顏值還是挺想試試的~
坐在門口的景觀位,吹著風,喝著氣泡水,太陽在不遠處的山間露出笑臉,樹木郁郁蔥蔥,鳥兒歡快的歌唱,藍天作伴,白云舞動,貓咪愜意的伸著懶腰,一幅夏日閑適的畫卷映入眼簾?山間有一個如此美好的地方,能夠讓人在燥熱的夏日靜心、平氣,舒適而自在。白房、綠植,簡約Ins風,拍照很出片,閑來無事可以去轉轉,順便在附近吃個農家樂,再去山頂看看,很愜意。
10. 都江堰周邊一日游最佳景點是哪里
1、水磨古鎮
水磨古鎮位于四川省汶川縣南部的岷江支流壽溪河畔,早在商代就享有“長壽之鄉”的美譽,時稱老人村,后更名為水磨。國家5A級風景區。
2010年,水磨古鎮被全球人居環境論壇理事會和聯合國人居署《全球最佳范例》雜志評為“全球災后重建最佳范例”,被第三屆世界文化旅游論壇組委會授予“中國精品文化旅游景區”稱號。
2、泰安古鎮
泰安古鎮環抱于幽靜的四川省都江堰市的青城后山之中,是青城后山的第一景點,每逢佳節便引來游人無數。有史以來,泰安古鎮便是扼成都平原西入大小金川的必經驛道上之重鎮。
古稱“花坪老澤路”,唐時為味江寨,清時始依場后的古泰安寺易名為泰安場,是成都茂汶、金川物質交流的中轉重鎮,歷來商賈云集,市場繁榮。
3、灌縣古城
都江堰灌縣古鎮位于四川省中部,其所在的都江堰是省直轄縣級市,由省會 成都市代管,是中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之一,原名灌縣。市內的“ 青城山 ”為“ 武俠小說 ”中的“青城派 ”所在地。
4、唐昌古鎮
四川郫都區唐昌古鎮地處郫都區、都江堰、彭州三州通衢交匯之地,古時候叫崇寧縣,古稱川西最富裕的上五縣“溫、郫、崇、新、灌”,其中的“崇”即是崇寧縣,也就是今天的唐昌鎮。
5、蒲陽鎮
都江堰市古鎮之一,漢晉時稱“蒲村”。 唐宋時稱為“蒲村鎮”。明朝嘉慶(公元1522年——1566年)年間,名“蒲陽鎮”。明神宗(年號為萬歷)時,蒲陽即有鎮之建制(該碑在1982年編志時,已上交縣文管所)。清沿襲明制,后改鄉為村,更名為“蒲村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