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惠福東路美食街
惠福美食街游客可體驗“吃在廣州”,就可“吃在北京路”。禺山路的食店包括蘭州拉面、煲仔飯、魚蛋粉、大排檔等,最受附近學生和打工仔歡迎。但禺山路原有的垃圾站沒有搬走,衛生狀況不太樂觀。走進惠福東路,明顯感覺街上的餐廳比原來翻倍,且囊括了中、西、日、韓、東南亞的地道小吃,而書坊街段的外立面整飾也突顯出嶺南建筑特色。
4、白鵝潭酒吧街
白鵝潭酒吧街在充分利用江景資源的理性基礎上,結合“香港蘭桂坊”理念,以“酒文化”為靈魂外延,是集休閑、娛樂、辦公為一體的商業酒吧街,位于廣州市荔灣區芳村花地街長堤路,東起芳村下市涌,西至花地河口,全長1600米,南倚陸居路、明心路、芳村大道、花地大道等傳統中心商業區,北與沙面的白天鵝賓館隔江相望。
5、廣州體育東商務美食街
廣州體育東商務美食街位于體育中心東側,南至天河路、北至天河北路,全長約800米。商務美食街以純正粵菜和異國風味為主,兼有少量湘菜和川菜,共有15種不同風味,是該區白領的“飯堂”。天河體育中心是亞運會場館,商務食街將更好發揮其高端餐飲配套功能,成為天河區餐飲亮點。
6、廣州美食園
廣州美食園位于荔灣湖畔、泮塘路上。全長約300米,現有餐飲企業共45家。主要經營粵菜、廣州小吃、特色手信。廣州美食園還與荔灣湖、仁威廟、文塔、荔灣博物館等相鄰,那邊游客游湖盡興、拜謁祖廟,再到美食園內大快朵頤。在飽嘗美食之余,別錯過廣州特色手信,如泮塘馬蹄糕、雞仔餅、杏仁餅等都是游客首選。
7、沙面歐陸風情美食區
沙面歐陸風情美食區,是廣州最富有歐陸風情的地方,沙面島上有150多座歐洲風格建筑,是中國保存完整的、總體以英式和法式為主的西方古典建筑群。閑情信步于沙面島,吹著和煦的細風,享受著歐陸風情特色的美食、欣賞異國的不同格調的歷史建筑文物,于百年老樹前瞻仰、往古建筑間逗留,是市民和外地游客一大好去處。
8、中森國際食博匯
廣州中森食博匯處于廣園快速路與科韻路交界。占地面積約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8萬平方米,設置近千個停車位,匯聚了日本、泰國、越南、法國、意大利、德國等特色餐飲專門店及世界各地名酒專門店,同時配套休閑娛樂中心、國際宴會中心及時尚個性酒店,是中國首個餐飲藝術匯聚地。
9、祈福食街
祈福食街內有24家鋪位,一條食街,食遍大江南北,囊括粵、川、湘、浙、魯等中國八大菜系以及泰國、韓國、日本等國家的特色美味,還有港澳、臺灣等地方美食。餐館面積大的有400多平米,小的也有90幾平米。在這里,南北、中西口味都兼顧到。
10、寶業路美食街
寶業路是廣州市海珠區的一條宵夜美食街,連接工業大道北與寶崗大道,與荔福路相交。寶業路位于江南西商圈內,已打造成為美食街,成為專業餐飲業一條街。寶業路、江南西路地下將建步行商業街,長800米、寬20米,有近3萬平方米的經營面積,打造成高檔、時尚的休閑地下商業街,與江南西、寶業路、寶崗大道的地上商業街形成立體商業體系。
9. 廣州景點排行榜前十名游玩
蓮香樓 陶陶居
泮溪酒家 十甫軒中餐廳(十甫假日酒店)
空中一號 稻香酒家 廣州酒家
金河半島鮑翅酒家 裕景軒 天鮮閣海鮮酒家
北園酒家 唐苑酒家 鹿鳴酒家
正大方圓 幸運樓 新荔枝灣
大同酒家 雍雅山房 金濠燒鵝海鮮酒家
點心皇子 銀燈食府
北園酒家 唐苑酒家 鹿鳴酒家
正大方圓 幸運樓 新荔枝灣
大同酒家 雍雅山房 金濠燒鵝海鮮酒家
點心皇子 銀燈食府
10. 求廣州景點大全排名榜,哪些比較值得去?
1、侯馬彭真故居。
2、隰縣小西天。
3、華門。
4、壺口瀑布。
5、隰縣小西天。
6、古縣牡丹文化旅游區。
7、蒲縣柏山東岳廟。
8、臨汾堯廟 。
9、云丘山。
10、陶寺遺址。侯馬彭真故居和隰縣小西天都值得去。
11. 廣州旅游最好的景點
廣州市有以下旅游景點:
1、沙面
沙面位于廣州市荔灣區珠江岔口白鵝潭畔。沙面是一個歷史蘊涵豐富、極富異國情調、風光旖旎的地方,適宜漫步,東西長900米,南北寬300米,來回走上兩圈也不會累。
宋、元、明、清歷代為國內外通商要津和游覽地。鴉片戰爭后,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后淪為英、法租界。沙面像某些歐洲小城一樣,路邊有很多咖啡館、餐廳以及酒吧,人行道上放滿了優雅的小桌椅。
2、白云山
白云山位于廣州市白云區白云大道南。白云山由30多座山峰組成,您可在此登高俯覽羊城,遙望珠江。每當雨后天晴或暮春時節,山間白云繚繞,山名由此而來。
白云山分為明珠樓游覽區、摩星嶺、鳴春谷、三臺嶺、麓湖、飛鵝嶺以及荷依嶺七個游覽區,在景區內您不僅能夠欣賞自然美景,還能體驗滑草、滑道、小型蹦極等娛樂項目。
3、石室圣心大教堂
石室圣心大教堂位于廣州市越秀區一德路舊部前56-7號(近一德花園)。是天主教廣州教區宏偉、較具特色的一間大教堂。該教堂建于1863年,落成于1888年,歷時25年始建成,至今有130多年的歷史。教堂的全部墻壁和柱子都是用花崗巖石砌造,教堂周圍,一年四季樹木常青,鮮花簇擁,五彩繽紛。
4、廣州塔(小蠻腰)
廣州塔(小蠻腰)矗立在廣州城市新中軸線與珠江景觀線的交匯處,與海心沙島和廣州市21世紀CBD區珠江新城隔江相望,海拔600米。
其塔體高約450米,天線桅桿高150米,總高度達600米。 作為地標式建筑,廣州塔不僅有著變換的色彩,還可展現出動人的“空中交響樂”:46環LED燈帶,環環向上畫出纖纖細腰美態。
5、陳家祠
陳家祠原稱陳氏書院,是廣東現存規模較大、保存較為完整、裝飾較精美的清代宗祠建筑。建于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建成于光緒二十年(1894年),由當時廣東省72縣陳姓人氏合資興建,主體建筑為五座三進、九堂六院,以大門、聚賢堂和后座為中軸線;
通過青云巷、廊、廡、庭院,由大小19座建筑組成建筑群體,各個單體建筑之間既獨立又互相聯系。祠內現仍可見精美建筑及其遍布在祠堂內外的木雕、石雕、磚雕、泥塑、陶塑、鐵鑄工藝等裝飾物件。書院現為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