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隨州##湖北##湖北武漢##隨縣##廣水##隨州人##襄樊##荊門##荊州##京山##洪山#。謝謝邀請(我是湖北人,我為湖北宣傳,謝謝大家關注和支持)湖北隨州歷史文化悠久,我本人就是地地道道的湖北隨州人,如果我身在湖北,要是別人提起湖北,可能我感覺到很自然,沒有太大的反應。
1、湖北隨州怎么樣?
隨州只能講是一個五線城市,生活便利,宜居不易年輕人求發展。下面具體講講隨州的衣食住行:1、交通動車,高鐵方便去武漢,下漢口如上街一樣方便,市內交通比較方便,公交,共享單車,共享汽車讓你出行無憂,但大多數家庭都會有一輛兩輪,方便買菜和接送小孩。2、景點,現在隨州已有文化公園,白云公園,體育公園等大大小小十幾個,滿足市民早晚娛樂活動。
炎帝神農,西游記,大洪山,銀杏谷,桃源河等可以滿足周末雙日游,所以說景點還是很多的。3、美食及特產馬坪拐子飯,厲山牛肉飯,安居羊雜,豆皮,還有石花粉算得上地方特色!特產有萬店泡泡青,尚市桃子,葡萄,唐鎮馬鈴薯,三里崗香菇等,4、生活水平這是一個五線城市收入,一線消費水平的有點好笑的城市[捂臉]。早上過個早最低5元熱干面了,吃碗帶肉的就十幾塊了,
2、湖北隨州人來自何方?是神農的后裔嗎?
1.唐末大旱,以黃巢為首的農民起義軍無軍糧以人肉充饑。起義軍的一支從河南由淮河進入隨州,隨州土著除南部偏僻山區極少數人以外十之八九被大舂槌舂成肉餅,(見《全唐史》)2.元末明初,因為戰爭四川人口銳減,此后明朝廷由湖廣三次大規模遷入人口,史稱“湖廣填四川”。可湖廣也被遷到十室九空,于是又有了江南填湖廣,
江西、江蘇、浙江地區大量無地農民經由江西從湖北麻城向西遷入隨州、棗陽一線。隨州地區前幾年有股建祠堂、修族譜的熱潮,有意思的是差不多族譜將自己來隨的艱辛描述成“兩個籮筐挑來的”,其實都與移民有關,并且大部分族譜最后都上溯到江西、江蘇、浙江一帶。隨州“周”姓的一支源頭就在寧波,如今科技發達,運用遺傳信息和大數據可以為每個人查出自己祖先身處何處。
3、湖北隨州歷史上與江西有什么交集?
隨州是湖北省最年輕的地級市(2000年設立),但卻有著悠久的歷史,2000多年前的西周時期,周王在此分封了姬姓隨國(又稱曾國),用以監視南蠻各邦。隨國是“漢陽諸姬”的“諸侯之長”,史載“漢東之國隨為大”,有“君庇淮夷,臨有江夏”之權,在楚國沒有強大之前是中國南方最大的諸侯國。前期隨強楚弱,中期隨楚并持,到戰國晚期才才楚強隨弱,到現在歷史學家也沒有楚滅隨的確切證據!隨與楚在湖北相持八百年之久,
說到隨州與江西的歷史關系可謂淵源頗深,當地有這樣一說“江西填湖廣,隨州多贛籍,若問籍何方,江西筷子巷!”——“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大遷移。湖廣就是現在的湖北、湖南地區,1351年,元末農民戰爭爆發,隨州人明玉珍集鄉兵千余人屯青山,結柵自固。后參加徐壽輝領導的西系天完紅巾軍,任元帥,
幾年后,沔陽人陳友諒殺徐壽輝自立為帝,明玉珍不服,不與相通,帶領湖廣眾鄉人入川,稱帝建國,國號大夏,定都重慶。此謂:“湖廣填四川”!又1364年,明太祖元璋派大將徐達在湖廣與陳友諒舊部和元王朝殘余勢力血戰四年,損兵折將,最后才于1368年(洪武元年)奪得勝利平定湖廣,確立明王朝的統治,但元末明初這場連年戰禍,使湖廣地區田園荒蕪,百姓亡散,廬舍為墟,渺無人煙。
于是,明王朝就近從江西大量移民遷入湖廣,并允許“插標占地”,此謂:“江西填湖廣”!所以隨州與江西歷史上就是一家人,而且兩地共有多位歷史文化名人,比如:歐陽修——祖籍江西,在隨州長大出仕為官,名震神州一代文豪;何宗彥——祖籍江西,隨父遷隨州出仕為相,三朝元老一代名相;李中——祖籍江西,遷隨州出仕清廉著稱,冠絕大明一代廉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