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漯河鶴壁被周邊的強市合并,確實有利于整體城市實力的提升,是合并之后出現的問題也會很多,區劃調整是非常重要的,國家對此審核非常的嚴格,一般情況下是不在允許合并的,而且小城也有小城的好處,比如漯河市,大力發展食品工業,現已成為國家知名的食品名城,區域性的交通樞紐城市,中原經濟區重要的現代商貿物流中心,生態宜居城市。
1、漯河市最具有影響力的人是誰?
每個地方都有名人,他們是當地的驕傲。今天介紹幾位河南漯河籍的著名人物,他們不僅在當地,甚至在全國也有名氣和影響力,他們是:△臧獻甫,河南舞陽人,1954年12月生,1973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0年12月參加工作,歷任天津市委常委、紀委書記、天津市政協主席、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副主席。現任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提案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副主席,
△呂建成,河南漯河人,解放軍中將。1956年3月出生,1974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0年9月參加工作。歷任武警重慶市總隊政委、武警黃金指揮部政委、濟南軍區副政委兼紀委書記、戰略支援部隊副政委兼紀委書記,2010年晉升中將。△劉偉,河南漯河人,1957年10月出生,1981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4年5月參加工作,
2、胡辣湯是漯河食品名城的吧?
您問到胡辣湯是漯河食品名城的吧?經請教師傅告訴我,胡辣湯是河南傳統早餐,其特點是微辣,營養豐富,味道可口,適合搭配其它點食作早餐使用。胡辣湯不單是漯河食品名城有,其他地方也有,還有逍遙胡辣湯,駐馬店胡辣湯,開封胡辣湯,北舞渡胡辣湯,其原材料大體都差不多,八十年代我去開封曾經品嘗過,還有燒雞,味道不錯,您如果去河南,絕莫錯失機會,一定去品嘗一番,
3、河南漯河,是一座什么樣的城市?
漯河是一座火車拉來的城市京廣鐵路穿城而過,也是一座被規劃為國際食品著稱的城市,雙匯火腿腸總部在漯河,過去春都火腿腸也在漯河(現早己垮掉)。漯河建市時間不長,建國后從許昌劃開的新興城市,80年代改革開放后確立的內陸特區之一,現有人口280萬右,轄臨穎縣舞陽縣和召陵區郾城區匯源區兩縣三區,工業除雙匯外還有南街村集團,3515軍工鞋廠,銀鴿紙廠,衛龍拉條廠以及食品飲料廠等,由于鐵路交通樞紐,近年來設立了物流中轉產業園以及電子產業園區。
4、漯河的規劃到底是向南還是向北?
從總體看漯河發展我現在算是常駐漯河,所以對問題算是比較有發言權的,首先,了解漯河的都知道一個事實,那就是漯河的發展方向是東西發展,而非南北發展,為什么會形成東西發展?我們下面詳細的分析一下,由于地理原因,和漯河所處的地理位置,導致漯河向南發展成為了小概率事件,因為漯河市區現在的發展已經緊貼著西平縣,而西平是駐馬店轄區,所以向南發展就受到了阻力,漯河這些年也一直想向南發展,但是向南發展嚴重受到行政轄區的阻礙,所以向南可行性不大,除非駐馬店肯將西平劃給漯河,但是大家都知道,西平作為大縣,駐馬店也是很難割舍。
向南發展不行,向北發展也被拋棄,來過漯河的基本都知道,漯河北邊基本就到會展中心,再往北龍江路基本就是屬于外環了,為什么北邊一馬平川,而政府不去發展哪?不發展北邊是有原因的,北邊為漯河的經濟開發區,大量的食品企業在此入住,所以商業發展沒辦法涌入,相比南北遇到的發展窘境,漯河東西兩城倒成了香餑餑,現在漯河基本定調成了“西成東就”的局面,東城有大量的住宅商品房,而且現在入住率已經相當高了,東城離火車站和高速公路出入口都比較近,所以東城成為了百姓安家的理想場所,所以形成了“東就”。
而西城,緊鄰高鐵,與老城區環環相扣,公共設施健全,政府的大力推進,必定成為漯河未來10年的新篇章,雖然現在的入住率很低,主要是由于很多小區沒有完全交房,大部分還在屬于施工階段,所以從以上來看,漯河的發展是呈東西走向,而且不管是東城還是西城,從目前來看,發展空間都還不錯。以上就是我的分析,我是河南社會資訊達人豫州記,歡迎大家關注,了解更多河南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