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地區的母語方言,有吳語、閩語、客家語等,其中吳語在浙江的使用人數最多、分布范圍最廣,也是浙江最具代表性的方言。金華方言,如果是說城里,相比蘭溪,那就是夸張/浮夸,加上點流里流氣,孝順口音偏義烏,很多東西和金華說法不一樣,比如餅-金華餅(第一聲)孝順-妹(輕聲)但在金華,這個發音是有些人對母親的叫法。
1、金華方言有什么特點?
我是金華人。金華方言,如果是說城里,相比蘭溪,那就是夸張/浮夸,加上點流里流氣,打比方同樣是吃飯金華人說切乏蘭溪人說切fia個人更喜歡蘭溪城里方言,有種唱歌似的調調,很好聽。白龍橋鎮上和金華市區里差不多,孝順口音偏義烏,很多東西和金華說法不一樣,比如餅-金華餅(第一聲)孝順-妹(輕聲)但在金華,這個發音是有些人對母親的叫法。
2、浙江有哪些方言?
九十年代初期,因公干去杭州一次,下車伊始,聽聞鶯鶯燕燕,煞是好聽,只是如墜云霧山中,所知所云,當所住的還是招待所,不象現在都是幾星級,幾星級的賓館,辦理入住手續時,雙方幾乎無法交流溝通,服務員是位四十出頭的大姐,普通不是很好,最后只好筆談。當時覺得聲音好聽就是聽不懂,說到江浙方言還真難倒我。個人認為每一省都有自己通用的普通活謂之官話,
3、為什么浙江有許多方言,但是浙江人說普通話沒有特別濃的口音?
其實浙江人說普通話,也是帶有口音的,特別是在北方人聽來,帶有明顯的南方味道,而之所以感覺浙江人說普通話,沒有特別濃的口音,大概率源自浙江母語方言語速比較慢、輕,不容易給人留下“噼里啪啦”的急躁感。另外也與浙江地區重視教育,普通話普及程度高有關,單純只看南方省份的普通話使用,浙江確實屬于口音相對較輕的,
浙江地區的母語方言,有吳語、閩語、客家語等,其中吳語在浙江的使用人數最多、分布范圍最廣,也是浙江最具代表性的方言。吳語有“吳儂軟語”的說法,雖然也分為好多個小片區,但所有吳語都保留了非常多的古漢語平仄聲律,比較婉轉軟糯、細軟柔美,聽起來特別清軟,所以方言為吳語的人,在說普通話時,自然而然也會比較輕、慢,不會給人留下“太硬”的感覺,也就被我們理解為口音不濃。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河南話屬于正宗中原官話,因為使用比較普遍,且接近于普通話,所以單純講河南方言與浙江方言,肯定是河南話更容易聽懂,河南人在浙江打工,講家鄉方言,相信浙江人也能聽懂,而浙江人講方言,河南人就聽不懂了,但是,如果兩者都講普通話,那顯然河南口音更重,因為河南話語速快,在外人聽來比較“硬”,有尾音,遠沒有浙江吳語那么軟糯。
另外,浙江普通話口音沒那么濃,也與浙江的普通話普及程度有關,尤其是浙江北部靠近長三角地區,城市經濟比較發達,城鎮化相對較高,有眾多外來務工人員,所以這一區域的年輕人從小就講普通話,加之浙江地區歷來注重教育,也會有意識的培養下一代標準普通話,所以聽起來整體普通話相對口音輕,當然,即便浙江地區的普通話口音輕,但依然很容應就能聽出是南方人,因為浙江方言平舌、卷舌混用,已經養成口部肌肉記憶,在轉變普通話時,經常N與L混淆,比如“難”讀成“lan”,弄讀成“long”,這也是南方地區普遍的語言特色,像江西、四川、福建等地區幾乎都這樣,不是人們不懂得糾正,而是即便刻意糾正,肌肉習慣也很難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