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要啃老在合肥買房,背上房貸也不會輕易換工作,在合肥的找工作經驗看1.合肥工資兩級分化,總體水平偏低,生活成本大,三四千非常普遍,高薪要么高危,高技術,要么加班費撐起,這也是合肥很難吸引人才的現實因素2.找工作一定要起點高,大公司甚至知名公司,跳槽有底氣,在第二份工作感覺特別明顯。
1、坐標合肥,第一份工作工資比較高,換工作才發現合肥工資一言難盡,95后的你們呢?
坐標合肥,自動化專業,畢業兩年,想自己創業,所以第一份工作選擇一家總部在江蘇,工作在合肥,餐飲公司做經理,學習管理運營經驗,自己創業,公司規模不大,自己收獲很多,但最后因為內部公司原因,離職,原因都懂得,月薪三千,一年不到離開公司,遺憾離開,在合肥遇到我女朋友,也就打算留在合肥,放棄蘇州的機會。轉行做老本行技術行業,第二份工作選擇一家外企,康寧顯示科技有限公司,由于技術經驗不足,只能從質檢員基礎做起,兩班倒,半年做到leader助理,月薪四千左右,加班多可以到五千多,不足的事情,用時間去賺金錢,二者必須舍棄一個,
生活上時間越來越少,時間越久越累,陪伴也越來越少,身體吃不消,半年提出離職。現在第三份工作在國企工作,京東方視訊科技有限公司做IBGBU測試工程師,pe方向,入職半個月,底薪四千多,工作時間九小時制,加班工資另算,不過需要駐產,所以訂單多的階段,需要經常性加班,早上七點半晚上十一二點都有可能,在這里學到東西能用的上,每天都會學到東西,比較充實,
年底要啃老在合肥買房,背上房貸也不會輕易換工作,在合肥的找工作經驗看1.合肥工資兩級分化,總體水平偏低,生活成本大,三四千非常普遍,高薪要么高危,高技術,要么加班費撐起,這也是合肥很難吸引人才的現實因素2.找工作一定要起點高,大公司甚至知名公司,跳槽有底氣,在第二份工作感覺特別明顯。剛畢業的時候吃點工作上的苦是該經歷的,除非你特別吊3.合肥催債,客服,銷售太多了,在app上發布簡歷,這類電話特別多,都是坑,騙人的,
2、記者一個月能掙多少錢?
社會上很多人對記者的工作不是十分的了解,對記者的收入更是了解甚少,但普遍都認為工資會很高,我是一個在新聞戰線工作了20多年的老記者,而且是中央媒體,工資收入雖然比以前高了些,和其他行業比,依然沒啥優勢。記者的工資高低,很多是按照職稱發放,高級記者,高級編輯自然領的多些,但是現在很多報社都采取考核,給寫的稿件打分,分數高的稿件可以領取高些,我工作的媒體,每月評選出一二三四五星稿件,五星最高,一篇稿件可以領到6000-7000元,但每月只能評出一篇,還有時沒有,其他星,如一星僅300元。
要知道很多人寫了稿子,都沒有星,連基本的稿費有時也沒有,還有,現在發在微信公眾號的稿件要看閱讀量計分,閱讀量過萬才算數,超萬的每篇能發300元。很多達不到上萬的,稿費也沒有,其實記者熬夜寫稿子的很多,很多記者身體狀況不是很好。大家眼中的記者似乎很風光,其實個中辛苦只有自己知道,一份統計數據顯示,全國80%的記者領不到1萬元。
多數在6000左右已是不錯了,尤其是在紙媒形勢急劇下滑的情況下,有些報社發工資都出現困難。近幾年,有些都市類的報紙不得不停刊,因為沒有多少人去看報紙了,現在是一部網羅天下信息的時代,當然,報紙都在轉型,新媒體成為主力。無論如何變遷,記者的工資依然微薄,工資高低還要看具體從事的媒體,中央權威大報的工資相對高,能高出普通媒體的一倍以上。
反正一條可以說明,干記者是不會發家的,除非你搞經營拉廣告,現在是不允許記者干經營,很多報社實行了經營采編分離,記者,這是行當是一個辛苦的差事,尤其是現在,報社大多是年輕記者沖在前面寫稿,每月的稿費等其他收入加起來也僅僅是生活而已。在北京有些看牌子很大的媒體,里面普通記者好多年連5000元工資都拿不到,這話說出來很多人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