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入之后,萊蕪將對濟南增色不少。濟南、萊蕪地域相連,人緣相親,風俗相近,經濟聯系緊密,人員往來頻繁,據山東省有關部門介紹,調整后,濟南市轄10區2縣,面積10244平方公里,區域范圍內人口870萬,有了萊蕪后,大大拓展省會濟南的發展空間,可以打造省會副中心出來。
1、萊蕪劃入濟南,對濟南能有多大的帶動作用?
萊蕪市在山東省是最小的地級市,其經濟總量在山東省17個地市中排名也是最后一位,但其經濟總量也已臨近千億元,只是其體量太小而且夾在濟南、淄博、泰安三大市之間,原本可以以船小好掉頭施展拳腳,無奈產業過于單一而且夾在于大市中除濟南市外,另外兩市都得加強自身能量,根本護不了小小的萊蕪,而萊蕪此次并入濟南,對萊蕪來說是一次質的飛躍,而對濟南來說,能使濟南市的發展腹地增加了動力,給濟南市擁擠的空間騰出一片天地,讓濟南市的產業轉移有了空間,也給濟南市增加了近千億元的GDP,預計2018~2019年濟南市的GDP將會是山東省的老二,等著瞧吧!。
2、萊蕪并入省會濟南,對兩地有哪些好處?濟南是否會因此躋身一線城市?
謝謝問答的邀請!剛看到新聞,近日,國務院批復同意山東省調整濟南市萊蕪市行政區劃,撤銷萊蕪市,將其所轄區域劃歸濟南市管轄;設立濟南市萊蕪區,以原萊蕪市萊城區的行政區域為萊蕪區的行政區域;設立濟南市鋼城區,以原萊蕪市鋼城區的行政區域為鋼城區的行政區域,正好去年去山東旅游,去了青島、濟南、威海等幾個城市,青島給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感覺威海更為宜居。
當時,還問了地陪,怎么山東省會是濟南,而不是青島,地陪詳細向我解釋了一番,記得還將濟南對標南京、青島對標蘇州。據山東省有關部門介紹,調整后,濟南市轄10區2縣,面積10244平方公里,區域范圍內人口870萬,濟南、萊蕪地域相連,人緣相親,風俗相近,經濟聯系緊密,人員往來頻繁。尤其是近年來,山東省大力推進濟萊協作區建設,已初步形成融合發展、一體發展的良好格局,
萊蕪是全國重要的冶鐵中心,還是中國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國家園林城市、中國雙擁模范城。在其境內雪野鎮每兩年舉辦中國國際航空體育節,并入之后,萊蕪將對濟南增色不少。再從人口而言,萊蕪人口135多萬,并入之后,濟南人口將逼近千萬,總之,濟南將具備一線城市的起步雛形。你對這個問題有什么更好的意見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3、濟南合并萊蕪,經濟總量超越煙臺上升至山東第二,成為“強省會城市”。大家怎么看?
專家提的問題,就試著分析下吧!山東經濟分布,由原來的雙核心(濟南--青島),發展為近幾年的三核(濟南-青島-煙臺),看似山東的經濟發展勢頭趨向更好,不如說發展偏心失衡。青島和煙臺都屬于山東半島,原來山東半島的經濟核心是青島,現在發展為“雙蛋黃”核心--即青島與煙臺。實際上山東半島頂端的威海市,發展也是不錯的,
原來的西核心--省會濟南市一直受地理位置制肘影響愈發明顯。不僅對比山東半島的兩個沿海城市,就是對比幾百公里外的河南省會鄭州市也顯得發展步伐落后了,山東省的原來平衡發展格局,因濟南的相對發展滯后而被打破。振興魯西的解決之道關鍵就要解決原有的火車頭動力不足的問題,即濟南目前發展乏力問題,有了萊蕪后,大大拓展省會濟南的發展空間,可以打造省會副中心出來。
以目前山東財力,再塑造一個強大的省會核心應該沒有多大問題,濟南并萊蕪的發展思路并不鮮見,很多省市都有采用,最近的就是河南鄭州市。河南為了發展豫東地區,同時強化省會鄭州的輻射能力,河南省就推動了鄭汴城市一體化,打造鄭汴同城發展,將河南的開封市打造為省會副中心,雖然長期山東發展的特點是“大省小城”,這是一種縣域經濟的“人海戰術”,魯東看來使用的不錯。
但魯西的發展,間接證明此種戰術還是需要因地制宜的調整,綜上可看出,濟南并萊蕪不僅僅是濟南一個城市發展的事兒,而是山東省通盤考慮,如何強化魯西發展火車頭的動力不足的大事,即打造強省會經濟核心。濟南作為省會,不可能只是虹吸周邊資源,同時肩負輻射周邊發展的重任,目前河南鄭州的輻射光芒能照亮自己的豫東就很不錯了,山東西部發展,省會濟南是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