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機構改革后,職能整合到新機構,人員會怎么安置。農機監理機構改革人員該怎樣安置,個人認為,要規范管理合署辦公機構、掛牌機構、議事協調機構、設在機構、臨時機構、派出機構,規范領導職數職級管理,機構改革期間,涉及的機構設置、人員編制調整要嚴格按規定程序報批,嚴禁借改革之機擅自提高機構規格、調整和增設內設機構、增加人員編制和領導職數,嚴禁在編制數據上弄虛作假,嚴禁部門違規干預機構設置和編制配備。
1、機構改革后,職能整合到新機構,人員會怎么安置?
對于機構改革,中央明確強調不能在改革中增加編制,不能突破原來的總量,三年過渡期不能再膨脹。根據中央要求,各地在核定編制總額內,統籌使用各類編制資源,加大部門間編制統籌調配力度,要規范管理合署辦公機構、掛牌機構、議事協調機構、設在機構、臨時機構、派出機構,規范領導職數職級管理。機構改革期間,涉及的機構設置、人員編制調整要嚴格按規定程序報批,嚴禁借改革之機擅自提高機構規格、調整和增設內設機構、增加人員編制和領導職數,嚴禁在編制數據上弄虛作假,嚴禁部門違規干預機構設置和編制配備,
要加大機構編制違紀違法查處力度,堅決查處各類違紀違法行為,嚴肅追責問責。關于機構改革后,職能整合到新機構,人員會怎么安置?人員按照,必須按照部門“三定”方案做好職能劃轉銜接、人員轉隸、內設股室人員配備、機構運轉等,一是涉及機構改革的部門,將重新制定部門“三定”方案,明確職責劃出劃入、單位內設股室人員配備等工作。
2、農機監理機構改革人員該怎樣安置?
農機監理機構改革人員該怎樣安置,個人認為:1、農機機構監理站在縣級一般是農業局的下屬副科級事業單位,簡稱農機站,鄉鎮劃在農業綜合服務站,省市級為一般參會事業單位,在縣鄉為一般為全額拔款事業單位,具有行政執法權,對農業機械的管理和農機事故處理的執法,2、根據國家最新的事業單位改革時間表及方向。事業單位改革時間表:2019年3月底完成事業單位改革;方向為二類:一是服務政府類,二是服務社會類,
3、文化執法機構如何改革?人員如何安置?
如果你是文化執法機構的正式在編人員,那么恭喜你!你要轉為參公了,待遇跟公務員一模一樣。首先,這次機構改革,文化局、旅游局、體育局三家單位合并了,組建了一個新局叫文化旅游局,有些地市甚至把廣電局也合到文化旅游局了,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發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方案》明確了:“要整合組建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隊伍,將旅游市場執法職責和隊伍整合劃入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隊伍,統一行使文化、文物、出版、廣播電視、電影、旅游市場行政執法職責。
”機構整合上,中央層面是成立了文化和旅游部,下面還有一個二級機構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監督局;到地市級層面,是成立文化旅游局,下面成立了二級機構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支隊(有些地市叫大隊),文化執法機構的人員分為三類:事業編、工勤編和合同工。1.事業編人員,一般是財政全供的,2016年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深化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意見》中已經明確了:“嚴格實行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制度,未經執法資格考試合格,不得授予執法資格,不得從事執法活動。
探索建立執法人員資格等級考試制度,”還有一條是:“綜合執法人員依法依規納入參照公務員法管理。”意思也就是說本來已經有執法證的,崗位不變,而且轉為參公編制;沒有執法證的需要考執法證,拿到執法證了才能有執法權,轉為參公編制,一般都能考取執法證;如果你沒有拿到執法證,那你還是事業編財政全供人員,2.工勤人員。
工勤人員是沒有執法權的,而且一般來說工勤人員也不讓考執法證,工勤人員的身份不變,還是事業編工勤;但是有個別地市工勤人員可以參加轉崗考試,然后再考執法證,就能轉為執法人員了,這種政策只有少數地市有,大部分地市工勤人員還是不能轉崗的,網上流傳說這類執法單位的事業編工勤人員要轉為參公編工勤,意思也就是說跟公務員單位工勤編一樣,總所周知,公務員單位的工勤編待遇可比事業編工勤好太多了,但是這種說法不靠譜,至少我還沒見過哪個紅頭文件規定這類事業編工勤也可轉為參公類工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