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注入渤海,是中國第二長河;2.河口-桃花峪,黃河河流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支流眾多,土層疏松,夏季暴雨(自然原因),植被破壞嚴重(人為原因),因此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大量泥沙流入黃河,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3.黃河下游進入華北平原,河道變寬,坡度減緩,河速減緩,攜帶的泥沙淤積,河床逐漸抬高,成為“地上河”;下游隨時隨地都有決口的危險,引發洪水;4.治理的根本黃河在黃土高原(中游),長江黃河都是從西向東流。
長江黃河都是從西向東流。長江黃河發源于西部的青藏高原,我國地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向海洋傾斜。根據水往低處流的規律,長江-1流向都是由西向東流。長江黃河全是自西向東流向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冬峰西南,最終流入東海,全長6387公里,居世界第三。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北麓的約古宗列盆地,最終流入渤海,全長約5464公里。長江和黃河都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中華民族的生命之源,生生不息,奔流向前流向。
黃河最后流入渤海,流經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等9個省(自治區)。黃河河口位于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黃河口鎮,位于渤海與萊州灣交匯處,1855年從其決口改道黃河。治理與發展黃河: 1。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注入渤海,是中國第二長河;2.河口-桃花峪,黃河河流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支流眾多,土層疏松,夏季暴雨(自然原因),植被破壞嚴重(人為原因),因此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大量泥沙流入黃河,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3.黃河下游進入華北平原,河道變寬,坡度減緩,河速減緩,攜帶的泥沙淤積,河床逐漸抬高,成為“地上河”;下游隨時隨地都有決口的危險,引發洪水;4.治理的根本黃河在黃土高原(中游)。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還草;修建大型水利工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