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選擇深圳建立經濟特區,是因為深圳有以下2個優勢,利于后來的發展。改革開放成就了深圳和中國深圳的經濟發展,直接收益與改革開放,從1979年到2018年,深圳的GDP翻了1.2萬倍,隨著深圳發展到天花板了,土地資源難以為繼,發展就到了不可逾越的瓶頸。
1、怎么看蘇州和深圳的發展?
謝謝邀請!蘇州和深圳,曾經無比的接近,曾經緊追深圳不舍,但漸漸地,漸漸地被深圳甩開,然后天津超過了它,重慶超過了它。蘇州憑借著自身工業底子,加上地處上海周邊的巨大優勢,在外資和工業兩大紅利下,經濟發展非常不錯,十幾二十年前就奠定了自己最牛地級市的地位,10年前,蘇州的經濟實力位居全國第五位,僅次于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
作為地級市的蘇州,干倒了天津、重慶兩大直轄市,一大片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等,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但是,同樣在十年前,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歐美國家經濟衰弱低迷,導致中國的海運城市經濟也跟著受挫,當時的深圳率先進入了產業轉型之路,成功走上了一條科技創新引領經濟發展的道路。蘇州在這輪轉型中,動作慢了一拍,再加上高鐵網開始普及導致的內地高級別城市崛起,導致蘇州相對之下,發展步伐慢了不少,之后經濟實力先后被天津、重慶兩大直轄市超越,退居全國第7位,
2017年蘇州全市國民生產總值為1.7萬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7%,同期的深圳2017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438.39億元,比上年增長8.8%。蘇州與深圳之間相差5400多個億,更關鍵是的,深圳的增幅還高出蘇州1.8個百分點,這就是深圳厲害之處,2.24萬億的經濟體量,還能保持這么高的增幅,也是沒誰了。
2、深圳2018年gdp突破2.4萬億元,你怎么看?
近日,各大媒體開始發布中國經濟“官宣”數據,但是只是一個GDP總量,具體每個城市的GDP總量,依然未出來,根據2017年深圳GDP總量22438億元來預估,以10%-13%的名義增速來計算,那么深圳2018年的GDP總量為24681億-25354億元的區間,所以,深圳GDP2018年突破2.4萬億已經是一個既定的事實!那么從深圳2018年GDP總量來看,我們可以得出三個結論!1:改革開放成就了深圳和中國深圳的經濟發展,直接收益與改革開放,從1979年到2018年,深圳的GDP翻了1.2萬倍。
在深圳GDP一路狂飆的同時,中國GDP總量也從世界第八位,上升到世界第2位,僅次于美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可以說,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現在的深圳,和現在的中國!2:深圳與北京、上海的GDP差距會越來越小很多經濟學家都在網絡上預測,深圳GDP會在哪一年超過北京和上海,其實這種預測不無根據,因為深圳的發展速度比北京和上海快多了,
民營經濟的高速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崛起,科技與金融的相互支撐融合發展,深港產業的優勢互補,粵港澳大灣區的高標準規劃,使得深圳成為中國經濟最活躍的城市之一,所以,長更長遠的經濟趨勢來看,深圳GDP確實有超越北京和上海的可能性,但是時間無法確定,因為五年內深圳無法超越北京和上海,而五年之后逇事情,變數太多。
3:深圳經濟質量全國第一深圳有很多全國第一,深圳是全國摩天高樓數量最多的城市,同時深圳是全國城市競爭力排名第一的城市,再加上,深圳的地方一般財政預算收入,9100億,占GDP35%,深圳每平方公里的稅務產出是4.6億,密度位居全國第一!綜上所述:深圳的經濟模式,值得我國其他城市學習與借鑒,走在深圳大街上,你會發現,年輕人非常多,高過內地其他任何一座城市,走進深圳的咖啡廳,你會發現,這里的年輕人都在討論創業,可見深圳這座城市的經濟效率之高,
3、深圳未來會擴容嗎?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