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舊唐書記載,李淵是祖上是隴西人,就是今天甘肅一帶,后來遷到了武川鎮,李淵的祖父李虎是西魏時期的八大柱國之一,地位比隋文帝他們家高。李淵出自西魏八柱國家庭,相當于軍區司令的高門巨族,祖父李虎是代北武川人(今內蒙古武川縣),官至太尉擔任關西都督,因此史籍對李淵記載是可信的,在長安城或鄰近州府,按照出生地而言,李淵是地道陜西人。
1、歷史上的李淵到底是哪里人?是什么樣的人?
毫無疑問李淵是陜西人,唐王朝真正的奠基人!李淵出自西魏八柱國家庭,相當于軍區司令的高門巨族,祖父李虎是代北武川人(今內蒙古武川縣),官至太尉擔任關西都督,因此史籍對李淵記載是可信的,在長安城或鄰近州府,按照出生地而言,李淵是地道陜西人。李淵是唐王朝真正的開創者,能夠取得隋煬帝信任駐守太原,李淵在起兵之前向突厥借兵,極其穩重限定數量,避免突厥借此插手中原事務,使唐王朝淪為突厥傀儡,李淵真正發揮西魏李氏影響,才能夠減少奪取長安的阻礙,李建成也戰功卓著,能夠得到群臣的輔佐和信任,
李世民在玄武門事變后,進攻向李淵請罪,因為李淵掌握著唐王朝絕對的軍政權利,隨著李建成與李元吉身死,李世民是唯一成年且有戰功的子嗣,面對李世民的誠懇,李淵只能做出讓步,將權力交給李世民,退居幕后成為太上皇。綜合而言,李淵的籍貫無可爭議,他的功績確實被抹殺,用于襯托唐太宗李世民奪權正確性,將李淵描繪成昏聵貪婪帝王,他對唐朝的建立和唐朝初年的穩定都發揮著巨大作用,他的包容使李世民得到成長鍛煉,
2、李淵是什么血統?
中國古代其實一直是個大熔爐,不斷有來自北方和西方的民族融入到我們之中。血統問題,在中國其實不像西方那么看重,李淵的血統問題,說法很多,我們不做猜測,只按新舊唐書的記載來說。根據記載來看,李淵有漢族和鮮卑族血統,根據舊唐書記載,李淵是祖上是隴西人,就是今天甘肅一帶,后來遷到了武川鎮,李淵的祖父李虎是西魏時期的八大柱國之一,地位比隋文帝他們家高。
根據記載,一直到李淵的父親李昞這一代,李淵家族都是漢族血統,但是到李淵這一代發生了改變。李淵的父親李昞娶了位鮮卑族的媳婦獨孤氏,獨孤氏的父親叫獨孤信,和李虎是同僚,為了穩固各自的地位,兩家進行了聯姻,獨孤信血統在北史中有記載,說他是拓跋氏鮮卑族四十六部的其中之一,后來遷到武川鎮。所以你看,李淵身上有著漢族血統也有鮮卑血統,
3、李淵父子是在洛陽建立的大唐嗎,歷史上的大周是指西安嗎?
這個問題首先得從晉陽起兵說起:隋末天下大亂,各地農民起義風起云涌,隋煬帝楊廣被困在了江都(今揚州),公元617年,李淵父子趁機在晉陽宣布反隋,史稱晉陽起事,或晉陽兵變,或太原起兵。(李淵父子起兵西進圖)李淵親自率大軍,以劉靜、裴寂為謀士,兩個兒子李建成和李世民分別為都督,在龍門渡口西渡黃河,一路向西攻占隋朝京師長安,立楊侑為皇帝,尊楊廣為太上皇,自己為大丞相,第二年五月,因隋煬帝楊廣在江都被宇文父子殺害,李淵遂廢除楊侑自稱皇帝,取國號“大唐”,并定都長安,
這就是說,李淵父子從一開始就在長安定都,和洛陽沒有任何關系。后來李世民率兵攻打當時占據洛陽、并在洛陽稱帝的王世充,這個王世充乃胡人出身,本姓支,字行滿,楊廣死后,他趁機在洛陽建立了鄭國,公元621年,洛陽被李世民攻破,王世充率部投降,后在流放蜀地途中被仇人獨孤修德殺死,歷史上的大周,是女皇武則天稱帝后給自己政權所取的國號,也有稱之為后周,因為在此之前中國歷史上已經有了大周(西周、東周),為了和武王建立的大周加以區別,所以后來就有人把武則天建立的大周也稱作后周,大周是一個國名,不是一個地方名稱。
4、李淵的妻子,李世民的母親,竇氏是個怎樣的人?
隋文帝楊堅代北周建立隋朝,大殺北周皇室宇文氏,當時竇氏只是一個小女孩,聽到消息后,趴在床上大哭自己不是男兒身,無法救舅舅一家于危難,聞而涕泣。自投于床曰:‘恨我不為男以救舅氏之難!父母聽到女兒口出妄言,害怕被滅族,嚇得捂住她的嘴巴,勿妄言!滅吾族矣!這個從小就不同凡響的女孩,就是后來唐高祖李淵的皇后,李世民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