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現在,在駐馬店地區結婚彩禮已經發生了大變化。彩禮彩頭變了味兒,原本結婚的彩禮,漸漸成為了大家結婚的負擔,特別是高彩禮的重災區農村,很多適齡年輕人面對高彩禮不得不四處周轉才能湊夠結婚錢的窘迫局面,往往是娶進門了個媳婦,父母卻欠一堆債,河南省各地彩禮差異比較大,但總體情況河南大部分彩禮禮金偏高。
1、河南駐馬店的彩禮大概是多少?有哪些風俗習慣?
河南社會資訊達人豫州記為你解答,想了解更多河南事,歡迎大家關注豫州記。首先小編對駐馬店還是比較了解的,對于駐馬店的彩禮也是有多有少,并沒有固定的一個值,不過近些年有逐年上升的趨勢,早些年,駐馬店表哥結婚,總共下來花了六萬多塊錢,這大概是8年前,在當時也算是花的不少的啦,定親彩禮1萬,結婚2萬,總共彩禮是3萬元,在8年前,算是比較多的了,然后結婚買東西花了有兩三萬,總得下來六萬塊左右。
而當時拜堂叫一聲媽改口紅包是999,意思是天長地久,叫一聲爸改口紅包是1001,意思是千里挑一。這在當時也是比較出手闊綽的,當時還有99,天長地久,和101百里挑一的。到現在,在駐馬店地區結婚彩禮已經發生了大變化,五萬以上的彩禮屬于正常,而且要在城里,比如新蔡,平輿,泌陽縣城里買房,有的還要求在駐馬店買房,一輛10萬左右的轎車,也成了結婚的標配,這不得不讓人只呼接不起婚,而且結婚拜堂的改口費也發生了變化。
現在叫一聲媽基本漲到了9999,意思依然是天長地久,而叫一聲爸,變成了一萬零一,或者是十萬零一,意思是萬一挑一,或者十萬里挑一,的確,現在結婚難,真成了萬里挑一了,不過也有倒找錢的,的確,你沒有聽錯,我一同學駐馬店的,去年五一結婚,我同學駐馬店泌陽人,我同學女朋友駐馬店新蔡人,兩人結果時彩禮送了八萬,結果娘家陪送過來十六萬,也就是說他這八萬退回,人家娘家又倒貼八萬。
2、河南商丘結婚要求彩禮25萬,多不多,你們那邊彩禮都是多少?
謝謝邀請!所謂的彩禮,本是一種禮意、禮節、或禮儀的表現形式,通過這種形式,表達某種意義、意思、或心意。換句話說,見人如見心,見意如見情…,但不知何時將“彩禮”變成了抄作“婚姻”的熱門話題。結婚彩禮的多少,并沒有成文的法定、或地方的規定、或族群約定,而是社會人際往來中,產生的某些攀比、形成了某種欲望,或某種許諾。
當然也不排除某些有經濟承受能力的個人、或少數人,彰顯出家庭的某些大方、體面或實力,或許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例,成為了某些人的借口,或對照的一面“鏡子”,與之對照、效仿,變異,致彩禮一路“走好”、“升高”,真正意義上的婚姻,是不在于彩禮的多少,禮物的輕重。而是在于對人格、人品的相互尊重;在于愛有多真、情有多深,海枯石爛不變心;還在于同甘共苦,同舟共濟之情,亦夫妻恩愛終身,同生死共患難,
男女雙方并非是初戀、初婚甜如蜜,婚后數日似仇敵;更不是“大難臨頭各自飛”,喜新厭舊學“陳世美”,或“沾花惹草”夜不歸;在現實生活中。是否有“秦香蓮”、“武大郎”的這些“遭遇”或其他負面因素,影響著彩禮“攀高”、“變味”,這也許是不得而知的…,俗話說:“十根指頭不一樣長”。筆者認為:彩禮應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作出相應的意思表示即可,
3、你對河南各地的彩禮錢有什么看法?
作為一個河南人,我就以當地的情況聊一聊對彩禮的看法。目前河南省各地彩禮差異比較大,但總體情況河南大部分彩禮禮金偏高,普遍在10萬元以上,特別是廣大農村地區,是高彩禮的重災區。不但是高彩禮,還有房車要求,現在農村地區,除了要求多少彩禮以外,還出現了要求買房買車,車子最低10萬以上,房子最低買在縣城,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有些年輕人結婚總的下來要花50萬以上,這對收入尚且不高的河南人來說,結婚花銷還是太大,彩禮彩頭變了味兒,原本結婚的彩禮,漸漸成為了大家結婚的負擔,特別是高彩禮的重災區農村,很多適齡年輕人面對高彩禮不得不四處周轉才能湊夠結婚錢的窘迫局面,往往是娶進門了個媳婦,父母卻欠一堆債。而且彩禮的高低還出現了一個普遍的情形,就是男方越富有,知識層次越高,往往彩禮越低,男方越窮,知識層次越低,彩禮要的便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