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很多是對周代政治制度的真實記錄,所以周禮至今仍是研究古代制度的重要經典,"周禮"共四萬字,分為:周禮天官葬第一,主理國事;周禮地方官司徒二,管理人民教育;周禮管春宗伯第三,治宗;周禮夏關司馬第四,掌管軍務;周禮秋官·司各特第五,管制刑;周禮冬官考錄第六,管經濟;周禮詳細列出了一個國家需要的所有崗位設置以及每個崗位的描述。
"周禮"共四萬字,分為:周禮天官葬第一,主理國事;周禮地方官司徒二,管理人民教育;周禮管春宗伯第三,治宗;周禮夏關司馬第四,掌管軍務;周禮秋官·司各特第五,管制刑;周禮冬官考錄第六,管經濟;周禮詳細列出了一個國家需要的所有崗位設置以及每個崗位的描述。之所以做出如此全面的崗位設置,原因在于:(1)首先需要確定社會秩序。(2)按照約定俗成的社會秩序,按照各自崗位應有的規范去做,這就是中國“禮”的含義。比如先確認兩人是父子。其次,父子關系要遵循孝道之禮。按照職務上應該規范的禮儀去做,是做人的基本規范。故禮者,履也;儀,度也;量,量也。所以作為一個體系,中國古代所有的禮都是一個政治體系,一個工業和管理體系,禮儀是一種可以從這個體系之外觀察和體驗的表達。
2、 周禮講述的是什么?周禮,全文45000余字,原名周官,西漢末年被劉欣改名為周禮。這是一本關于政治制度的書,戰國儒生以春秋時期周王室等國的官制為基礎,設計了一套理想化的制度作為全書的內容。周禮分為天官中宰、地方官司徒、管春宗伯、下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六個部分,其中,冬訟空已失,漢人用先秦古籍《考》補充。書中有300多種官員記錄,并介紹了他們的職責,其中很多是對周代政治制度的真實記錄,所以周禮至今仍是研究古代制度的重要經典。據《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川》記載,古版《周官》是西漢景帝年間在民間搜集的,所以周禮屬于中國古代經典,是漢末學者所立。周禮除了《十三經注》中的鄭著、賈舒,孫詒讓的周禮清代正義是研究此書的重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