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在武漢生活了68年的老武漢人,我談點對武漢話的了解。武漢婚宴酒席上常見的甜湯,寓意“甜甜蜜蜜”,下面這幾種菜是常見的武漢婚宴酒席菜品,很多黃陂人融入其中,因而話中融入黃陂話,被中心城區即黃埔路以上的人稱為鄉里話,隨著季節的不同,“油燜大蝦”、“清蒸大閘蟹”、“臘肉炒菜苔”也是武漢婚宴酒席上常見的菜品。
1、武漢人究竟說的是什么話?
作為我在武漢生活了68年的老武漢人,我談點對武漢話的了解。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真正的武漢人是漢口為中心,而漢口是指黃埔路到漢正街一帶。這一帶是解放前武漢的商業文化中心,包括江漢路到漢口長春街的各國租界,武漢的百年民校如市一男中,即今天的二中。市一女中,即今天的市16中,我在1954年起生活在大智門活車站附近的天聲街。
先后在一元路小學,市16中,市二中讀書,我只知道那時武漢人是以黃埔路以上稱為漢人口,黃埔路以下為鄉下。因此正宗的漢口話是黃埔路以上的,而黃埔以下因靠近黃陂。很多黃陂人融入其中,因而話中融入黃陂話,被中心城區即黃埔路以上的人稱為鄉里話,而武昌話又與漢口話不同。我們老武漢人一聽就分得出來,而漢陽話因漢陽蔡甸人多,話音帶有濃重的菜甸音。
2、武漢婚宴必不可少的菜是什么?
湖北是“千湖之省”,武漢是“百湖之市”,婚宴菜原材料豐富,地域特色明顯,多見使用江鮮、湖鮮,菜品都包含美好寓意,下面這幾種菜是常見的武漢婚宴酒席菜品:黃陂三合。黃陂三合是武漢市郊縣黃陂民間的傳統佳肴,已經流傳數百年,三合是魚丸、肉丸、肉糕三樣菜看合而為一的統稱。這三樣菜合燒雜燴,肉有魚香,魚有肉味,色香味美,
武漢市黃陂區有一句流行語:“鳊魚肥美菜薹香,黃陂三合圖吉慶。用作婚宴菜,取“團團圓圓,步步高升”的意思,紅燒蹄膀。是以豬肘為主要材料制作的一道菜品,肉嫩爛,口感好,油而不膩,取料于豬前腿,帶白夾心肉。取原意“金榜題名”的意思用作婚宴菜寓意“喜帖題名”,紅燒甲魚。武漢婚宴菜“硬菜”之一,此菜葷香醇人,富含營養,能夠補虛養身、氣血雙補、滋陰調理、清熱去火。
也是寓意“團團圓圓”的意思,砂鍋土雞湯。用砂鍋燉雞湯肉爛湯鮮,不僅可以保持其原有的風味,而且喝起來其養生功效也就更加強了,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用作婚宴菜是寓意“大吉大利”的意思。清蒸武昌魚(紅燒鮰魚),地方特色淡水魚名品,魚肉軟嫩鮮美,同時寓意“年年有余”的意思。玉米甜羹,武漢婚宴酒席上常見的甜湯,寓意“甜甜蜜蜜”。
隨著季節的不同,“油燜大蝦”、“清蒸大閘蟹”、“臘肉炒菜苔”也是武漢婚宴酒席上常見的菜品,武漢離海較遠,原來海鮮較貴較難吃到,為了表達對來賓的誠意,婚宴主人還會安排一兩樣海鮮菜品作為“硬菜”,上世紀九十年代至本世初起初幾年是“白灼基圍蝦”、“蒜蓉蒸扇貝”、“蒜蓉蒸生蠔”、“三文魚刺身”等中檔品種,現在龍蝦、鮑魚、海參、魚翅等高檔海鮮在武漢高檔次婚宴酒席上也是常見的菜品了。
3、用你們的家鄉方言來說一下,吃飯了沒,怎么說?
謝謝邀請!我們這里晚上打招呼會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