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縣是在社會、人文地理、文化為背景的前提下劃入湖北。英山縣是湖北黃岡市轄縣,面積不大人口不多,在全市所有縣中僅比團風大點,人口也才38萬,英山縣是多年的貧困縣,是中國紅十字會定點幫扶縣,英山處在湖北東北部大別山區,毗鄰安徽的金寨、霍山、岳西、太湖四縣,群山環繞,全縣可耕種土地多為丘陵山地。
1、黃岡市英山縣經濟發展怎么樣?
英山縣是湖北黃岡市轄縣,面積不大人口不多,在全市所有縣中僅比團風大點,人口也才38萬。英山處在湖北東北部大別山區,毗鄰安徽的金寨、霍山、岳西、太湖四縣,群山環繞,全縣可耕種土地多為丘陵山地,由于尷尬的地理因素,英山成為黃岡市僅有的兩個不通鐵路的縣市之一。縣際交通靠國道和高速,318國道和武合高速自西向東穿過英山,
幾任英山縣委書記、縣長在市里為爭取一條鐵路線路而不可得,沿江高鐵和未來的京九高鐵線也不經過英山。英山縣是多年的貧困縣,是中國紅十字會定點幫扶縣,前年英山摘掉了貧困縣的帽子,這是按脫貧剩余人口考量的,并不能說明什么,英山經濟仍然在全市墊底,人均收入也是全市墊底的。英山沒有重工業,沒有礦采,只有輕工業和農業,全縣主打農業牌,茶葉是英山縣的支柱產業,
英山有大片森林,但樹木是國家的,百姓不能占為私有。現在全縣的經濟來源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外出務工人員,全縣估計有一半的人在外打工;二是茶葉產業,這些年來“英山云霧茶”、“英山毛尖”的牌子打出來了,留在老家的主要靠茶謀生,茶農和茶商有近十萬人,剩下的幾萬人除了老幼病殘,就是留在本縣企業上班的人了,但說實話英山的工資是真低呀,每月上26天班最多才能拿3000塊錢。
英山縣政府近年來搞招商引資,吸引工廠入駐,城南搞起了工業園區,隨著工廠越來越多,相信未來工資會有所提升,英山的產業也會多元化起來,現在全國搞基建,英山也搞了多年,縣城大變樣,我這個常年在外的英山人,到縣城也有點不知東南西北了。所以,要說英山的變化,最直觀的變化就是縣城變大了,比十五年前大了不止一倍,房地產是最好用的東西,英山長安房地產公司這些年在城關建了大量的小區房,也使長安公司成為英山NO.1。
2、英山縣原來屬于安徽六安,后來為何劃入湖北黃岡?
英山縣是在社會、人文地理、文化為背景的前提下劃入湖北,當時是1936年。由于英山縣劃入湖北省歸黃岡市是歷史性研究話題,距今已進入本省接近百年,談這個似乎沒多大的意義,當前最有意義的事,就是大力發展經濟,只有當地有了足夠的錢,才能構建宜居文明生態之城!劃入湖北省黃岡市也算非常圓滿的區劃,跟隨“革命老區”攜手“大別山經濟區”,要敢于提出建設“鄂皖毗鄰區中心城”的口號,加大對鄂皖毗鄰區中心城的投入,開展魅力縣城建設計劃!。
3、5月4日,湖北英山縣第一中學負債千萬請校友捐款,家學生被要求千元起捐,你怎么看?
5月4日上午,楚天都市報接到了來自英山縣第一中學的一名學生家長投訴,稱孩子馬上就要高三畢業了,卻被老師要求至少交1000元捐款,上不封頂,一名李姓(化名)家長對楚天都市報記者表示,他和妻子都失業,一家過日子都是靠著打零工,平時生活很是拮據,1000塊錢的捐款對于他們家來說壓力很大。該家長還表示,高三(14)班班主任在微信群內公布了學生的捐款數額登記表,其中最多的捐款1000元,最少的200元,58名學生的班級只有7人未交錢,
因為班主任不停地在群內公布數額,學生家長覺得壓力很大。隨后,記者聯系上了高三(14)班班主任,班主任王某表示“根本沒有這回事”,記者又找到了高三(9)班的學生采訪,學生表示他們班班主任說少于1000元時不接收捐款,對于捐款的錢用途是什么?大部分學生都表示不知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記者在6日上午聯系上了改中學辦公室負責人,負責人表示,現實情況是學校在新課改后為了搞建設,現在負債3000余萬元,為了還清債務,學校邀請新老校友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