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造了幾十年,有的挖空一坐山。諸葛亮還修補了與東吳的關系,而在東吳給蜀國的和書中并沒有稱頌后主劉禪的文字一般來說都應該有的這說明當時的蜀國諸葛亮的權利,冢,是個標志土堆,里面有尸骨,建在很高處,有逝者使用過的東西,也有碑,起初,他有匡扶漢室的志向與抱負,后來他又有取而代之的想法,并最終做到了這一點。
1、有哪些河南籍的抗戰名將?
河南地處中原,歷來為群雄逐鹿之地。通用語言為中原官話,在表達對人或事的贊美和欣賞時,通常會干凈利索地甩一次字:中,如果程度很高,老高了,就說“中,真中!”在全民抗戰過程中,河南人民多奇志,敢叫日軍哭上天,奮勇殺敵自是不甘人后,也涌現出數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高級將領。所謂抗戰名將,兩個標準:知名度高;在抗戰中有代表作,
下面舉出的英雄排名無先后,用序列只是為方便大家閱讀,無他。當然還有很多中高級抗日將領,以后有機會再談,1、愛國將領吉鴻昌。吉鴻昌,河南扶溝縣人,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五月同愛國將領馮玉祥、東北義勇軍等成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吉鴻昌將軍任前敵總指揮兼第二軍軍長,先后收復多倫等數座城市,給日偽軍沉重打擊。
1934年5月,吉鴻昌在天津組織成立了“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就任主任委員,同年遭受秘密逮捕,并英勇就義,時年三十九歲。吉鴻昌將軍劇照2、抗聯靈魂楊靖宇,楊靖宇,河南確山縣人,1927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2年受黨中央委托前往東北組織抗日聯軍,歷任抗日聯軍總指揮、總政委職務,楊將軍領導的抗聯有力牽制了東北日軍兵力,對配合關內抗戰起到了重大作用。
盧溝橋事變后,楊靖宇指揮了西征戰役,1940年2月在與日軍的游擊戰中壯烈犧牲,時年三十五歲。3、新四名將彭雪楓,彭雪楓,河南鎮平縣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皖南事變后就任新四軍第四師師長、政委,1938年至1944年期間,率部累積殲滅日偽4.8萬余人。還取得淮北反掃蕩勝利,打出了敵我傷亡5:1的神仙仗,
1944年9月,將軍親臨一線,不幸中流彈犧牲,享年三十七歲。彭雪楓將軍4、傳奇將軍許世友,許世友,河南新縣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許將軍為我軍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高級將領之一,早年曾在少林寺學習武術,單兵能力極強,1938年10月,他擔任八路軍第一二九師第三八六旅副旅長,參加了冀南抗日根據地的創建。
1942年10月起,任膠東軍區司令員,率部開展了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爭,多次粉碎日、偽軍頻繁的“掃蕩”和蠶食,這幾位河南籍抗日名將,分別依托八路軍、新四軍和東北抗聯等抗日隊伍,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其中吉鴻昌、楊靖宇、彭雪楓三位將軍還為此獻出了年輕而寶貴的生命,歷史和人民都將永遠銘記他們,他們都是全河南、全中國的驕傲!,
2、諸葛亮的墓在哪里?
諸葛亮(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1]),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瑯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后追謚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
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并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于建興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劉禪追謚其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人物生平諸葛亮于漢靈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瑯邪郡陽都縣的一個官吏之家,諸葛氏是瑯邪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在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諸葛亮3歲時母親章氏病逝,諸葛亮8歲時喪父,與弟弟諸葛均一起跟隨由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的叔父諸葛玄到豫章赴任,東漢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諸葛玄職務,諸葛玄就去投奔荊州劉表。